时间: 2025-05-10 09:1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3:12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更生苦讼石中书,宰掾非人欲引裾。
两猾论兵几败国,同时御史更谁如。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斗争的无奈与悲哀。他认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许多事情都变得痛苦而艰难。宰相与官员们并非出于公心,反而只是在追求个人的利益。两国之间的战略讨论中,常常是两派狡猾之人,导致国家几乎走向灭亡。如今的御史又有谁能与之相比呢?
“石中书”指代古代的书籍与文字,象征着智慧与知识的积累;“宰掾非人”反映了对官场腐败的痛心;“两猾论兵”则强调了权谋之争对国家的危害,类似于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与将领之间的斗争。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擅长用典,情感真挚,常常借古讽今。
本诗是黄庭坚为其叔父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政治现状的思考,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黄庭坚的这首挽词通过对政治斗争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人情世故的无奈。诗中“宰掾非人欲引裾”一语道出了官场的险恶与人心的复杂,揭示了当时政治生态的阴暗面。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将个人的痛苦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通过“更生苦讼”与“两猾论兵”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整首诗既有对亲人的追思,又有对社会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与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整首诗通过对亲人的追忆与对政治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其深厚的家国情怀。
“更生苦讼”中“苦”字的意思是:
a) 快乐
b) 痛苦
c) 忍耐
诗中的“宰掾”指的是:
a) 皇帝
b) 官员
c) 士人
“两猾论兵”中“猾”的意思是:
a) 诚实
b) 狡猾
c) 勇敢
答案: 1.b, 2.b, 3.b
黄庭坚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反映了士人对于社会现状的忧虑,但黄庭坚更多地聚焦于个人与权力的关系,而杜甫则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直接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