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5:06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鬓毛俱白尽,事不补秋毫。
去死今无几,归耕何足高。
已如陶止酒,徒劝屈餔糟。
惟有沧溟去,扬帆观雪涛。
鬓发已经全白,往事再也无法弥补。
离死的日子不多,返回田园又有什么意义?
我已经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徒然劝我饮酒吃饭。
只愿乘着船去大海,去欣赏那雪白的浪涛。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以豪放和爱国的情怀著称。他的诗歌涵盖了人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许多国家动荡和个人挫折后,陆游对人生的态度愈发沉重,诗中抒发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白发、死亡、归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老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鬓毛俱白尽,事不补秋毫”,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和过往的感慨,仿佛在提醒读者,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接着,诗人提到“去死今无几”,将死亡与老去的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接受。
而“归耕何足高”,则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归隐于田园又能改变什么呢?最后两句“惟有沧溟去,扬帆观雪涛”,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壮阔景象的向往,尽管身处人生的低谷,心中仍希望能借船出海,去感受大自然的广阔与无垠。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又有对自然的向往,是陆游晚年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死亡的直面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淡然态度,最终转向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鬓毛俱白尽”的意思是什么?
A. 年轻
B. 衰老
C. 忧愁
D. 快乐
“归耕何足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隐居生活的怀疑
C. 对城市生活的喜爱
D. 对朋友的思念
“扬帆观雪涛”的意象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自由与追求理想
C. 归隐田园
D. 对过往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