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5:50
僧金河戍客
作者:雍陶 〔唐代〕
惯猎金河路,曾逢雪不迷。
射雕青冢北,走马黑山西。
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
酬恩须尽敌,休说梦中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戍守边疆的士兵的生活。诗人习惯于在金河一带打猎,曾经在雪天也不会迷失方向。他在青冢北边射猎雕鸟,骑马西行至黑山。然而,戍楼远处,旗帜稀少,岁月渐深,帐篷也显得低矮。要酬报恩情,必须尽全力去打败敌人,别再谈论梦中的闺房。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其边塞诗著称,具有豪放的风格,常以壮阔的自然景观和兵戈之事为题材,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事频繁之际。诗人以士兵的视角,描绘边地生活,表达戍守之士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
《僧金河戍客》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通过对戍边士兵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艰苦与孤独。诗的开篇,诗人以“惯猎金河路”引入,展示了士兵在艰苦环境中所拥有的生存技能,体现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熟悉与掌握。接着通过“曾逢雪不迷”,表达了士兵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后面的描写中,“射雕青冢北,走马黑山西”则通过具体的行动展现了士兵的勇敢和冒险精神,生动地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观与战斗的紧张氛围。接下来的“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则突显了士兵的孤独与无助,长时间的戍守使得军营的士气与生活条件变得愈发艰难。
最后两句“酬恩须尽敌,休说梦中闺”更是情感的高潮,士兵在艰苦环境中,唯一的动力就是对国家的责任与对恩情的回报,甚至不再留恋昔日的安逸生活。这种对责任的承担和对故乡的思念,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戍守边疆的士兵,表达了他们的孤独、责任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复杂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测试:
诗中“惯猎金河路”表达了什么?
A. 士兵的猎捕技巧
B. 士兵对故乡的怀念
C. 士兵的孤独
“酬恩须尽敌”中的“恩”指的是什么?
A. 对国家的忠诚
B. 对亲人的思念
C. 对朋友的帮助
诗中提到的“梦中闺”象征什么?
A. 士兵的家乡
B. 士兵的理想生活
C. 士兵的爱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