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3:55
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
落辊纷纷孰是非,孤忠惟上与天知。
何曾后世无公论,不愿明时有党碑。
去奉绣帘差足喜,来调金鼎未为迟。
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叶尚书赴永嘉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纷扰的政治局势让人难以分辨是非,但只有内心的忠诚是与天理相通的。后来的世代中,难道就没有公正的评论吗?作者不愿意在明白的时局中看到党派的碑刻。送别时,看到绣帘,心中感到些许欣慰;而即使此行未能带来金鼎的调和,也不算太迟。铃斋传来阵阵柑香,细细倾听,仿佛听见中和之音与职诗的乐章。
作者介绍: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其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政治、历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送别朋友叶尚书赴永嘉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朋友前途的关心以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思考。诗中提及的“党碑”,暗示了当时政治的复杂和分裂。
刘克庄的《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展现了他深厚的思想和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的送别,更是一种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从“落辊纷纷孰是非”开篇,便揭示了当时政治的混乱。诗人通过孤忠的自省,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真理的追求。
接下来的“何曾后世无公论”,则体现了对历史公正的期盼,显示出诗人对未来的希冀。即使在复杂的时代,仍然希望有公正的声音能够出现。而“不愿明时有党碑”则反映了诗人对派系之争的厌恶,认为这种对立只能加剧社会的分裂。
“去奉绣帘差足喜,来调金鼎未为迟”两句,表达了对朋友出行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虽有不确定性,但仍然充满了希望与祝愿。“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则带有一种生活的细腻和艺术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朋友的关怀,也有对社会的观察,展现出诗人深沉的思考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诚的坚持、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和对朋友的美好祝愿,表现了诗人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党碑”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政治派系
C. 自然景观
“铃斋一穟柑香起”中的“柑香”主要体现了什么?
A. 生活的清新
B. 政治的复杂
C. 战争的气息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悲观
B. 希望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刘克庄的《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更侧重于政治与历史的反思,而李白则多表现友情与人生的哲学。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