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3:05
原文展示:
五月江南樱笋残,疏花吹尽绿漫漫。雨来恰及梅黄候,春去犹余麦秀寒。白日幽深茅屋静,野情萧散苎袍宽。美人何处经时别,满耳新蝉独倚阑。
白话文翻译:
五月江南,樱花和竹笋已经凋残,稀疏的花朵被风吹尽,绿意盎然。雨水恰好在梅子变黄的时候到来,春天离去,麦田依然带着寒意。白日里,茅屋幽深而静谧,野外的情趣萧散,穿着宽松的苎麻袍。美人在何处,已经分别许久,满耳都是新蝉的鸣叫,独自倚在栏杆上。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江南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五月春末夏初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怀念和对远方美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南五月为背景,通过描绘樱花和竹笋的凋残、绿意的盎然、梅雨的到来、麦田的寒意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春去夏来的时节感。诗中“白日幽深茅屋静,野情萧散苎袍宽”一句,通过对茅屋静谧和苎袍宽松的描写,传达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而“美人何处经时别,满耳新蝉独倚阑”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蝉鸣声中独自倚栏的孤寂情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文徵明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五月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怀念和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蝉鸣声中独自倚栏的孤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樱笋残”指的是什么? A. 樱花和竹笋凋残 B. 樱花和竹笋盛开 C. 樱花和竹笋成熟 D. 樱花和竹笋枯萎
“梅黄候”指的是什么时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美人何处经时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 D. 厌恶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