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16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制酒何曾把巨觥,
抛书不复对寒檠。
老儒愿忍须臾死,
要看诸贤起太平。
全诗翻译:
酿酒的时光怎会再举起巨大的酒杯,
放下书籍不再对着寒冷的灯光。
老儒愿意忍耐片刻的死亡,
只为期待贤能之士兴起太平盛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老儒愿忍须臾死”,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个人生死的豁达态度。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隐,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清新高远,擅长绝句,同时也以词作著称。刘克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对国家前途和士人责任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势衰微,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贤能之士的期待,希望看到一个太平盛世的到来。
这首诗通过四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渴望以及对个人生死的从容态度。首句“制酒何曾把巨觥”以酿酒入手,暗示生活的琐碎与欢乐,但紧接着的“抛书不复对寒檠”则表现出对读书人生活的无奈与放弃。在寒冷的灯光下,诗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失落。接着,诗人自我反省,认为“老儒愿忍须臾死”,宁愿忍受片刻的痛苦,期待“诸贤起太平”,这反映出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于理想社会的渴望与对个人命运的淡泊。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淡泊,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贤能之士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抛书”指的是:
A. 放弃读书
B. 继续学习
C. 购买书籍
诗人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A. 个人的安乐
B. 太平盛世
C. 继续酿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前者更显沉重与期待,后者则更为豪放与洒脱。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