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9:36
蚊集殊难散,
蝇驱已复回。
偏能侵枕簟,
尤喜败樽镭。
恰则噬脐去,
何曾洗足来。
化工生育尔,
岂不甚仁哉。
蚊子聚集难以驱散,
苍蝇驱赶后又回来了。
它们偏偏能侵扰我的枕席,
更喜欢在破裂的酒樽上嬉戏。
如今却只能自食其果,
何曾为我洗净脚步?
造物的工匠创造了你,
难道不是十分仁慈吗?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紫微,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刚健,情感真挚,擅长写景抒情,且多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中小虫子困扰的无奈与感叹,反映了诗人对自然造物的深思,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环境及生活琐事的观察。
这首诗通过描写蚊蝇的侵扰,展现了生活中的小烦恼与无奈。诗人用“蚊集殊难散,蝇驱已复回”开篇,直接点出蚊蝇的烦恼,生动形象,令人产生共鸣。接下来的“偏能侵枕簟,尤喜败樽镭”则进一步描绘了蚊蝇对人生活环境的侵扰,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恰则噬脐去,何曾洗足来”则是诗人在反思,蚊蝇的存在使得他在生活中难以自持,时常感到困扰和不安。最后两句“化工生育尔,岂不甚仁哉”则转向哲学思考,表现了对自然造物的敬畏与思考,展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活中的琐事与烦恼,表现了对自然造物的感慨,暗含人们对生活的不满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蚊集殊难散”意为:
诗中提到的“败樽”指的是: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对比,李白的诗中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而刘克庄则在此诗中探讨了生活中的琐事,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