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再和十首 其六

《再和十首 其六》

时间: 2025-07-27 15:01:51

诗句

徙倚溪亭惜坠芳,恨无异域返魂香。

残枝并恐风吹去,插在金瓶置坐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5:01:51

原文展示:

再和十首 其六
作者: 刘克庄
徙倚溪亭惜坠芳,
恨无异域返魂香。
残枝并恐风吹去,
插在金瓶置坐傍。

白话文翻译:

我在溪边亭子里徘徊,惋惜那落下的花儿,
心中怨恨没有异国的香气能让我魂归。
那些残枝我更担心会被风吹走,
所以把它们插在金瓶中,放在我身旁。

注释:

  • 徙倚:徘徊、倚靠。
  • 溪亭:溪边的亭子。
  • :花香,指花朵。
  • 恨无:怨恨没有。
  • 异域:异乡、他乡。
  • 返魂香:指能够使灵魂回归的香气,形容对逝去事物的怀念。
  • 残枝:凋零的花枝。
  • 金瓶:金制的花瓶,象征珍贵的容器。

典故解析:

“返魂香”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思念之情,或是对逝去之物的追忆。此诗中的残枝与返魂香相结合,体现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友直,号景斋,南宋诗人,擅长诗、词、文,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年代,诗人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溪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忆。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溪亭中所感受到的惆怅与忧伤,落花的凋零让他感到无奈,心中渴望能够得到一种“返魂香”,即能让逝去的美好再度回归的香气。这里不仅是对花的怀念,更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后两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诗人对于残枝的担忧,仿佛在无时无刻地提醒着自己,珍惜眼前的一切。在形式上,作者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全诗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徙倚溪亭惜坠芳”:描绘了诗人在溪亭边的徘徊,表达了对落花的惋惜,暗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伤感。
  • “恨无异域返魂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那种能够唤起美好回忆的香气的渴望,感情更加深切。
  • “残枝并恐风吹去”:通过对残枝的担忧,体现了对现有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脆弱感。
  • “插在金瓶置坐傍”:将残枝插入金瓶中,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保护和珍视,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返魂香”比作一种能唤起美好回忆的香气。
  • 拟人:残枝被赋予了被风吹走的恐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溪亭: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不可挽回。
  • 残枝:代表着遗留的美好,虽然凋零却仍需珍惜。
  • 金瓶: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藏与保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返魂香”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香料
    • B. 能唤起美好回忆的香气
    • C. 送别的香气
    • D. 生活的香气
  2. 诗人对残枝的担忧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恐惧
    • B.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C. 对时间的浪费
    • D. 对风的恨意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情与美好事物的怀念。
  • 李清照的《如梦令》: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擅长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情感,但刘克庄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杜甫则常常反映社会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含有刘克庄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分析和解读古代诗词的经典读物。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僧归山 寒江上望 怀匡山道侣 别李常侍 道情偈三首 秋望寄王使君 怀周朴、张为 怀四明亮公 上孙使君 秋晚野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祚的词语有哪些 谤书一箧 夕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白鴈 秃驴 星津 十年窗下 狼餐虎咽 憓征 弓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澄清天下 如振落叶 续麻 包含栎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