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8:51
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
刘克庄
都忘几桉有华笺,但怪虹光夜属天。
唐律胚胎梨岭作,古文骨髓艾轩传。
蚤陈董大夫三策,肯觅原夫辈一联。
若过溪边叩宗旨,为余问讯玉堂仙。
这首诗中,我几乎忘记了写作的华丽纸张,只是觉得那美丽的彩虹只在夜空中显现。唐代的律诗在梨岭一带开始流行,古代的文风在艾轩这里得到传承。早年间陈大夫的三篇策论,如果能找到原来的那些人,倒希望能请教一联诗句。如果你经过溪边,敲响宗教的门,替我向玉堂的仙人问个好。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伊川,晚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其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史见长。
这首诗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对文人雅士及古典文化的敬仰。
刘克庄的《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以送别为主题,传递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诗中的意象丰富,首先提到的“华笺”象征着文人对文采的追求,而“虹光夜属天”则表现出人生的短暂与美好,暗示着在世俗生活中难以把握的美好瞬间。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及“唐律胚胎梨岭作,古文骨髓艾轩传”,这不仅表达了对唐代文化的崇敬,也显示了对古代文人风范的向往。提到的“董大夫三策”,则表明作者对历史的深思,期待能与同道中人交流诗文。
最后的“若过溪边叩宗旨,为余问讯玉堂仙”一句,既是一种祝福的寄托,也暗示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在这首诗中,刘克庄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将送别的主题与文化的传承紧密结合,构建出一种既伤感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既伤感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刘克庄的《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虹光”象征着_____。
判断题:刘克庄在诗中对古代文化持有敬仰态度。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