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答惠州曾使君韵二首

《答惠州曾使君韵二首》

时间: 2025-04-29 20:05:07

诗句

先贤平易以观诗,不晓尖新与崛奇。

若似后儒穿凿说,占人字字总堪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5:07

原文展示:

答惠州曾使君韵二首

先贤平易以观诗,不晓尖新与崛奇。
若似后儒穿凿说,占人字字总堪疑。

白话文翻译:

先贤们以简朴的眼光来看待诗歌,不懂得尖锐的创新和奇特的风格。
如果像后来的儒者那样强行解释,那么每个字都会让人怀疑。

注释:

  • 先贤:指古代的贤人、圣人。
  • 平易:通俗、简单的样子。
  • 尖新:独特而新颖的风格。
  • 崛奇:指奇特、出众。
  • 后儒:后来的儒家学者。
  • 穿凿:强行解释或强加意义。
  • 占人:每个字、词。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先贤”可以理解为孔子及其后代的儒家思想代表,强调了传统诗歌的观赏方式与后来的解读方式存在差异。诗中反映了对后儒学者过度解释的不满,表达了对诗歌原意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曾任职于多个地方官职。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宋代文人对诗歌的理解方式发生变化之际。诗人试图表达对当时流行的诗歌解读方式的不满,反映了其对诗歌本质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在《答惠州曾使君韵二首》中展现了他对古典诗歌的深刻理解与个人见解。诗的开头提到“先贤平易以观诗”,表明他对传统诗歌鉴赏的推崇,这种观赏强调的是一种自然与真诚的态度,而非后来的刻意追求奇特和新颖。随着时代的变迁,后来的儒家学者往往为了适应各种学术要求,对诗歌的解读变得复杂而生硬,这种过度的“穿凿”不仅使得诗的本意模糊,也让人对诗歌的每一个字产生疑惑。刘克庄的这首诗,实际上是在提倡一种回归诗歌本质的思考,强调诗歌应该表达真实的情感与思想,而不是被强行解释和扭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先贤平易以观诗:先贤们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欣赏诗歌。
  2. 不晓尖新与崛奇:他们并不理解那种尖锐新颖和奇特的风格。
  3. 若似后儒穿凿说:如果像后来的儒者那样强行解释诗歌。
  4. 占人字字总堪疑:那么每一个字都会令人产生怀疑。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先贤”的观赏方式与“后儒”的解读进行对比,突显出两者的不同。
  • 反问:通过“总堪疑”表达了对后儒解读的不满,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古典诗歌理解的反思和对传统诗歌精神的呼唤。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回归到对诗歌本质的理解,而不是被后来的学术解读所左右。

意象分析:

  • 先贤:象征传统智慧与真理。
  • 后儒:象征后来的学术化与复杂化。
  • :代表情感的表达与艺术的纯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先贤”指的是谁?

    • A. 后来的儒者
    • B. 古代的贤人
    • C. 诗的作者
    • D. 先秦的诗人
  2. “尖新与崛奇”指的是什么?

    • A. 传统的诗歌
    • B. 强行解释的诗歌
    • C. 新颖独特的风格
    • D. 诗人的生活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对传统诗歌的情感表达。
  • 《江雪》(柳宗元):对自然与孤独的反思。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与《答惠州曾使君韵二首》都在探讨诗歌的情感深度,但前者更侧重自然的描绘,而后者则关注诗歌的解读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克庄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从弟茂卿(时欲北游) 送殷员外使北蕃 春晚东归留赠李功曹 奉酬端公春雪见寄 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 崔娘诗 太原赠李属侍御 石水词二首 秋日登亭赠薛侍御 和郑相公寻宣上人不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发台背 臼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九县 拿刀弄杖 进馈 里程碑 包含逼的词语有哪些 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历精更始 豸字旁的字 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软磨硬泡 父字头的字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襢衣 分斤掰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