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巴童答

《巴童答》

时间: 2025-05-07 23:37:48

诗句

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

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7:48

原文展示:

巴童答
作者: 李贺

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
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具有巨大的鼻子和浓眉的诗人,沉浸在对秋天深深的怨愤中。他的才华不被世人所知,只有他自己在默默吟唱着心中的苦楚。


注释:

  • 巨鼻:形容人的鼻子大,暗指诗人的形象。
  • 宜山褐:可能是形容诗人的肤色像山一样深沉,也可能暗指其性格或气质。
  • 庞眉:形容浓密的眉毛,进一步强调诗人的外貌特征。
  • 苦吟:指苦闷中吟唱,表达内心的情感。
  • 非君唱乐府:意为不是你来欣赏我的乐府诗。
  • 怨秋深:对秋天的怨愤,可能是因为秋天的凋零和孤寂。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秋天的感慨,古人常以秋季象征哀伤和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李贺生活在唐代中期,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的批评。《巴童答》可能是他对于自己处境的反思,表达对外界的无奈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巴童答》展现了李贺特有的诗歌风格,充满了浓厚的个性。诗中通过“巨鼻”和“庞眉”这两个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个独特的诗人形象,可能代表了李贺自己或者其他诗人。巨大的鼻子和浓眉不仅是外貌特征,更象征了诗人的独特性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然而,这样的个性在世俗中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正如“非君唱乐府”所言,周围的人并不理解他内心的苦闷和热情。

“怨秋深”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秋天在此不仅是季节的象征,更是孤独和失落的代名词。李贺通过这一意象,传达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无奈。整体来看,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忧伤而又充满了对自我存在的思考,达到了深刻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巨鼻宜山褐:形象化地描绘了诗人的外貌特征,强调其独特性。
    2. 庞眉入苦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苦闷之中仍在吟唱,体现出他对诗歌的执着。
    3. 非君唱乐府: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的不满,感到孤独无援。
    4. 谁识怨秋深:带有悲凉的感伤,感叹世人对自己情感的无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人的外貌特征与性格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和节奏上的对仗,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个体孤独的深刻反思,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苦闷与无奈。


意象分析:

  • 巨鼻:象征独特的个性和艺术追求。
  • 庞眉:代表深沉的内心世界和悲愤。
  • :象征凋零与孤独,表达诗人内心的怨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诗人有哪些外貌特征? A. 大耳朵
    B. 巨鼻、庞眉
    C. 高个子
    D. 瘦弱

  2. 诗中的“怨秋深”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孤独与失落
    D. 自信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李贺的《巴童答》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秋天的深刻感受,但李贺的诗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失落,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恋情深 其二 恋情深 其一 纱窗恨 其二 醉花间 其二 接贤宾·香鞯镂襜五色骢 恋情深·滴滴铜壶寒漏咽 更漏子·春叶阑 甘州遍 赞浦子 摊破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包含汹的词语有哪些 岳岳荦荦 服丧 巧言如簧 门字框的字 缶字旁的字 广结良缘 山屋 没了捆儿 不避艰险 按名责实 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桑榆暮景 川字旁的字 肤受之愬 成开头的成语 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