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3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2:55
敦夙好。论交道。闻声相思遇垂老。举纱巾。倍情亲。看来谁念沦落天涯人。侧身天地常怀古。此道今人贱如土。剪秋江。置寒窗。吟罢桃花潭水转苍茫。猛志在。观沧海。惯狎波涛诉真宰。抢榆枋。笑蒙庄。八千春色恰见早梅芳。小园端得閒中趣。每趁花时常一至。且餐英。制颓龄。二老风流来往自忘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自古以来,朋友之间的交往都是美好的,听到朋友的声音,心中更是生出思念,尤其是到了老年。举起手中的纱巾,倍加亲近,谁又能在这个沦落的世界里,记得我这个孤独的人呢?在这广袤的天地之间,我常常怀念过去的岁月。然而如今的世道,人的情感如同尘土一般被贱视。即使在秋天的江边,坐在寒窗前,吟诵过桃花潭的诗句,心中依然感到苍茫无奈。壮志在心,渴望观海的壮阔,却又习惯于与波涛诉说内心的真实。抢夺着榆树和枋木,笑谈着庄子的哲理。八千春色在此时恰好见到了早开的梅花。在这个小园中,恰恰能找到闲适的乐趣,每当春花盛开时,我总是常常光临这里。且享受花香,抵抗衰老的侵袭。这样的交流,让我和老友忘却了岁月的流逝。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5-1969),字子华,号青山,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精通古典文学,作品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龙榆生在七十岁时创作此诗,表达了对人生、友谊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诗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梅花 寿金平庐七十》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温情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部分以“敦夙好”引入,强调了友谊的珍贵。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提到的“桃花潭”和“早梅芳”不仅是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猛志在观沧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壮志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的最后,诗人用“小园端得闲中趣”来表现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表达了与老友相聚的乐趣,体现出老年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人生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友谊的歌颂与对生命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敦夙好”指的是?
A. 友谊的美好
B. 生活的艰辛
C. 大自然的景色
答案:A
“猛志在观沧海”出自哪一部作品?
A. 《红楼梦》
B. 《海曲》
C. 《离骚》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早梅芳”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希望与生机
C. 友谊的消逝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小梅花 寿金平庐七十》的详细解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