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16:18
捉捕复捉捕,莫捉狐与兔。
狐兔藏窟穴,豺狼妨道路。
道路非不妨,最忧蝼蚁聚。
豺狼不陷阱,蝼蚁潜幽蠹。
切切主人窗,主人轻细故。
延缘蚀dw栌,渐入栋梁柱。
梁栋尽空虚,攻穿痕不露。
主人坦然意,昼夜安寝寤。
网罗布参差,鹰犬走回互。
尽力穷窟穴,无心自还顾。
客来歌捉捕,歌竟泪如雨。
岂是惜狐兔,畏君先后误。
愿君扫梁栋,莫遣蝼蚁附。
次及清道涂,尽灭豺狼步。
主人堂上坐,行客门前度。
然后巡野田,遍张畋猎具。
外无枭獍援,内有熊罴驱。
狡兔掘荒榛,妖狐熏古墓。
用力不足多,得禽自无数。
畏君听未详,听客有明喻。
虮虱谁不轻,鲸鲵谁不恶。
在海尚幽遐,在怀交秽污。
歌此劝主人,主人那不悟。
不悟还更歌,谁能恐违忤。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6:18
捉捕复捉捕,莫捉狐与兔。
狐兔藏窟穴,豺狼妨道路。
道路非不妨,最忧蝼蚁聚。
豺狼不陷阱,蝼蚁潜幽蠹。
切切主人窗,主人轻细故。
延缘蚀栌,渐入栋梁柱。
梁栋尽空虚,攻穿痕不露。
主人坦然意,昼夜安寝寤。
网罗布参差,鹰犬走回互。
尽力穷窟穴,无心自还顾。
客来歌捉捕,歌竟泪如雨。
岂是惜狐兔,畏君先后误。
愿君扫梁栋,莫遣蝼蚁附。
次及清道涂,尽灭豺狼步。
主人堂上坐,行客门前度。
然后巡野田,遍张畋猎具。
外无枭獍援,内有熊罴驱。
狡兔掘荒榛,妖狐熏古墓。
用力不足多,得禽自无数。
畏君听未详,听客有明喻。
虮虱谁不轻,鲸鲵谁不恶。
在海尚幽遐,在怀交秽污。
歌此劝主人,主人那不悟。
不悟还更歌,谁能恐违忤。
捉捕啊捉捕,别去捉狐和兔。
狐和兔藏在窟穴里,豺狼却妨碍道路。
这条道路并不是没有妨碍,最担心的是蝼蚁聚集。
豺狼不设陷阱,蝼蚁潜伏在幽暗的虫洞中。
主人在窗边焦虑,主人却对此不以为意。
虫子侵蚀了树木,渐渐进入了栋梁柱。
梁柱上空无一物,攻击的痕迹却不明显。
主人心里坦然,昼夜都安然入睡。
网罗布得参差不齐,鹰犬在旁徘徊互相寻觅。
尽力去追寻窟穴,却无心再去顾及。
客人来时唱着捉捕的歌,歌声中泪水如雨。
难道是舍不得狐和兔,还是怕君主误会先后?
希望您能扫清梁柱,不要让蝼蚁附着。
接下来要清理道路,尽量消灭豺狼的踪迹。
主人坐在堂上,行客在门前经过。
然后再去巡查野田,遍布张开猎具。
外面没有猫头鹰的援助,里面却有熊和野兽驱赶。
狡猾的兔子在荒草中挖掘,妖狐在古墓中徘徊。
用力不足以多,得到的禽类却没有多少。
畏惧您听不明白,听客人有明白的道理。
虮虱谁不觉得轻,鲸鲵谁不觉得恶。
在海里尚且幽深,在怀中却交织污秽。
唱这首歌劝主人,主人怎么还不领悟?
不领悟还要再唱,谁能害怕违背和忤逆?
这首诗借助捉捕狐兔的隐喻,表达了对小问题忽视而导致大问题的警醒。诗中提到的豺狼、蝼蚁等形象,传达了生活中潜在的危害和细微的困扰。通过主人与客人的对话,展示出对家庭安全与生活安宁的深刻思考。
元稹,字微之,号太原,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元稹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生活,表达对民生的关切。
《捉捕歌》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捕猎和家庭安全的比喻,反映出对个人及家庭生活的深刻忧虑,警示人们关注身边的微小问题,以免酿成大祸。
《捉捕歌》以捉捕狐兔为引子,深入探讨了生活中的隐患和麻烦。诗中反复提到的“狐兔”、“豺狼”、“蝼蚁”等意象,构成了对潜在威胁的生动描绘。通过对小动物的保护呼吁,表达了对社会安定和个人生活的深切关怀。
全诗的结构严谨,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现实的直视,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尤其是最后几句,充满了对主人不觉察小麻烦的无奈与劝诫,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责任感。
此外,诗中反复的“捉捕”一词,既是动作的重复,也是对生活中细节的强调,提醒人们在面对小问题时要保持警觉,避免因疏忽而导致更大的损失。整首诗在警示与劝告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现了元稹对社会、家庭的深切思考与责任感。
整首诗以捉捕为线索,传达了对生活中细微问题的不容忽视的警示,强调家庭安全与内心安宁的重要性,反映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豺狼”象征什么?
A. 小动物
B. 社会危害
C. 家庭安全
“切切主人窗,主人轻细故”表达了什么?
A. 主人十分担忧
B. 主人对小问题的忽视
C. 主人非常忙碌
诗中反复提到的“捉捕”有什么深意?
A. 只是单纯的捕猎
B. 强调对细节的关注
C. 表示对动物的喜爱
答案
《捉捕歌》与《静夜思》都体现了对家庭和生活的思考,但《捉捕歌》更关注潜在的社会问题与隐患,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流露。
以上是对《捉捕歌》的全面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