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27
小梅花 其一 感事括古语效贺东山体
作者: 陈维崧
君莫喜。羊叔子。何如铜雀台前伎。
拍檀槽。横宝刀。屠门大嚼,亦足以自豪。
人生有情泪沾臆。虽寿松乔竟何益。
捋黄须。眺五湖。如此江山,应出孙伯符。
伤心史。可怜子。卿复何为尔。
大江东。一帆风。来往行人,闲坐说元宗。
连昌宫中满宫竹。白项老乌暗上屋。
穆提婆。萧摩诃。且自吾为楚舞若楚歌。
不要高兴。羊叔子(羊祜)还不如铜雀台前的艺人。
拍打着檀木槽,手握宝刀,宰割门口的美味,足以自豪。
人生有情,泪水常沾心头,虽说松树高耸又有什么用。
撩起黄须,眺望五湖,这样的江山,应该出自孙伯符(孙策)。
伤心的历史,可怜的你,何必这样呢?
大江向东流,一帆风顺。来往的行人,闲坐谈论元宗。
连昌宫中满是竹子,白项老乌暗淡地栖息在屋顶。
穆提婆、萧摩诃,我自愿为楚舞,如同唱楚歌。
陈维崧(约1626-约1700),字元亨,号青山,江苏人。清代著名词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而闻名。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历史为主题,体现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古典文化的符号,表达对于人生无常、历史悲剧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江山的向往。
《小梅花 其一》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生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古代人物和文化的引用,表达出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君莫喜”一句,开篇即表明了诗人的态度,似乎在警示世人不要过于沉浸于欢愉之中。接着,提到“羊叔子”与“铜雀台前伎”,通过对比,展示了历史人物的地位与成就。
诗中对“人生有情泪沾臆”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虽说松树高耸,但在生命的终点,所有的成就都显得微不足道。此外,诗人用“捋黄须,眺五湖”的画面,描绘出一种悠闲与沉思的境界,似乎在追问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的结构松散而富有节奏感,诗人通过各类意象的交织,展现了自己对历史、对人生的复杂情感。最后的“楚舞若楚歌”不仅是对文化的怀念,也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执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与人生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过往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与思考。
《小梅花 其一》的作者是?
“羊叔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铜雀台”象征什么?
对比《小梅花 其一》和《登高》,两者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登高》更强调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而《小梅花 其一》则更注重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