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蜡梅

《蜡梅》

时间: 2025-05-02 10:53:27

诗句

若得西湖处士疑,如何颜色到鹅儿。

清香全与江梅似,只欠横斜照水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3:27

原文展示: 蜡梅 吴泳 〔宋代〕 若得西湖处士疑,如何颜色到鹅儿。 清香全与江梅似,只欠横斜照水枝。

白话文翻译: 如果能够像西湖的隐士那样疑惑,那么这蜡梅的颜色又是如何变成鹅黄的呢? 它的清香完全与江边的梅花相似,只是缺少了那横斜在水面上映照的枝条。

注释:

  • 西湖处士:指隐居在西湖的文人,这里可能暗指宋代诗人林逋,他以隐居西湖和爱梅著称。
  • 鹅儿:指鹅黄色,这里形容蜡梅的颜色。
  • 江梅:指生长在江边的梅花。
  • 横斜照水枝:形容梅花枝条横斜,映照在水面上,这里指梅花的典型姿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感慨。这首诗通过对蜡梅的描写,表达了对梅花清香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梅花形态的遗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吴泳观察蜡梅时,被其清香所吸引,但又因其形态与传统梅花不同而感到遗憾,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蜡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首句以西湖处士的疑惑引入,暗示了蜡梅的独特之处。次句用“鹅儿”形容蜡梅的颜色,形象生动。后两句通过对蜡梅清香的赞美,以及对其形态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若得西湖处士疑”,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入了对蜡梅的独特之处的思考。
  • 次句“如何颜色到鹅儿”,用“鹅儿”形容蜡梅的颜色,形象生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颜色的好奇和欣赏。
  • 第三句“清香全与江梅似”,直接赞美了蜡梅的清香,将其与江边的梅花相比较,突出了其清香的特点。
  • 末句“只欠横斜照水枝”,表达了诗人对蜡梅形态的遗憾,认为它缺少了梅花典型的横斜在水面上映照的枝条。

修辞手法:

  • 设问:首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入了对蜡梅的思考,增加了诗的悬念和趣味性。
  • 比喻:次句用“鹅儿”比喻蜡梅的颜色,形象生动。
  • 对比:后两句通过对蜡梅清香的赞美和对其形态的遗憾,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通过对蜡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清香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西湖处士:象征隐逸和清高。
  • 鹅儿:象征蜡梅的独特颜色。
  • 江梅:象征梅花的清香和典型形态。
  • 横斜照水枝:象征梅花的典型姿态和自然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湖处士”可能暗指哪位宋代诗人? A. 苏轼 B. 林逋 C. 王安石 答案:B

  2. 诗中用“鹅儿”形容的是什么? A. 蜡梅的颜色 B. 蜡梅的形态 C. 蜡梅的清香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横斜照水枝”是指什么? A. 蜡梅的枝条 B. 梅花的枝条 C. 柳树的枝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林逋的《山园小梅》:同样描写梅花,展现了梅花的清香和形态。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林逋的《山园小梅》与吴泳的《蜡梅》:两者都描写梅花,但林逋的诗更注重梅花的形态和意境,而吴泳的诗则更注重梅花的清香和颜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吴泳的诗作。
  • 《梅花诗集》:收录了历代诗人对梅花的描写,可以作为研究梅花诗的参考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晓出相州 汤阴道中 西陵 邺南城 秋思 木芙蓉 月下看桂 咏并头红莲 鄂渚悟道歌 赠乔二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罔水行舟 猵狙 奇辞奥旨 单耳刀的字 兀字旁的字 毫无疑义 黽字旁的字 暗室亏心 总御 远垂不朽 田字旁的字 都俞吁咈 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蝑 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树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