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与邢端公李台题庭石联句

《与邢端公李台题庭石联句》

时间: 2025-05-06 17:53:05

诗句

共题诗句遍,争坐藓文稀。

(馀缺) ——皎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3:05

原文展示:

《与邢端公李台题庭石联句》

共题诗句遍,争坐藓文稀。
(余缺皎然)

白话文翻译:

我们一起在这里题写诗句,四周的石头上诗句密布;而我们争相坐下,草木间的文字却稀疏了。

注释:

  • 共题:一起题写。
  • 诗句遍:诗句遍布,形容很多诗句在此处。
  • 争坐:争着坐下,表现出对环境的喜爱。
  • 藓文:苔藓上的文字,形容文字稀少,可能暗指自然的覆盖。
  • 馀缺:剩下的缺少,暗示诗句或意境没有完全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风光。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与友人邢端公在庭院中游玩时,因庭院中有石头,便在石上题写诗句,表达了对自然景致的喜爱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惬意。

诗歌鉴赏:

《与邢端公李台题庭石联句》是一首生动的诗作,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在自然环境中吟咏品茗的恬淡生活。诗中通过“共题诗句遍”展现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游与互动,而“争坐藓文稀”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仿佛在感叹自然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通过对庭院石头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诗意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那种宁静的氛围和深厚的友谊。这不仅是一首题写的诗,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对友谊的一种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题诗句遍: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共同创作的乐趣,诗句的遍布象征着创作的活力。
  • 争坐藓文稀:表面上是描述坐下的情景,深层则反映了在自然中创作的稀缺与珍贵,暗含对诗意的追求与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石头上的诗句比作字迹,突出诗句的存在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表达了文人对友谊与创作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诗句”:象征着文化和艺术的传承与交流。
  • “庭石”:代表着自然环境,表达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藓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诗意的稀缺,暗示着人事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共题”的意思是?

    • A. 独自写作
    • B. 一起题写
    • C. 题写在墙上
    • D. 题写在书本上
  2. “争坐藓文稀”中“藓”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文体
    • B. 苔藓
    • C. 庭院
    • D. 诗句
  3.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写
    • B. 友谊与创作的珍视
    • C. 对时间的感慨
    • D. 对人生的哲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两首诗都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张子敬湖南宣慰司都事 读史述 其七 张良 纪梦 题墨梅 大湖驿寄建州同年窦职方 寿老饷笋 古意二首 其一 孙景翔幽居 次均纕蘅丈枕上即事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二十八 原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迅的词语有哪些 枉勘 改悔 茏茸 目眩神夺 临机应变 自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包含虽的词语有哪些 虚笼笼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称心满意 坌鸟先飞 教结尾的成语 辵字旁的字 下笔千言 见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