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7:12
才分虽殊学可能,譬如泰华立曾曾。居高视广心逾远,下眎群峰如豆镫。
虽然才能的高低有所不同,但也能有所作为,就像泰山和华山一样高耸。站在高处俯瞰,心中所想更为远大,低头看去,周围的山峰如同豆子一般渺小。
“泰华”指的是中国著名的两座高山,象征着卓越和伟大。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人才的差异以及超越常人的胸怀与视野。
魏了翁,字梦阮,号松雪,宋代诗人、书法家,擅长诗词,作品多以山水、人物、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可能是在与朋友或学生的交流中写成,表达了对不同才能的理解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用优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才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首句通过“才分虽殊”引入,表明人们的才能各不相同,但只要有心,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接着以“泰华”来比喻,强调即便在才能上有差异,依然可以在某些领域达到卓越,显示了诗人的包容态度。后面的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想,强调了高处的视野和心胸的开阔,低处的景象则显得微不足道,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整首诗通过对才能的探讨,强调了心胸的宽广和理想的高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诗中提到的两座山分别是?
a) 黄山、嵩山
b) 泰山、华山
c) 吕梁、太行山
“居高视广”的意思是什么?
a) 视野狭窄
b) 站在高处,视野开阔
c) 心情沉重
诗中用什么比喻表达心胸的宽广?
a) 鸟儿
b) 泰山
c) 海洋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魏了翁的诗更注重内心的领悟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感慨。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但共同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