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恭上人求偈戏赠二首

《恭上人求偈戏赠二首》

时间: 2025-05-04 03:33:19

诗句

□侯劝师柔软说,刘叟所见适不同。

有时一句撞墙倒,有时一喝惊耳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3:19

原文展示

恭上人求偈戏赠二首
侯劝师柔软说,
刘叟所见适不同。
有时一句撞墙倒,
有时一喝惊耳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侯劝师以柔和的言辞劝说,然而刘叟的看法却恰恰相反。有时一句话让人感到如同撞到墙壁般的无奈,有时一句喝斥又令人耳聋。

注释

字词注释

  • 侯劝师:侯劝的老师,指代一位劝导者。
  • 刘叟:刘老者,诗中提及的另一位角色。
  • 撞墙倒:形容遭遇挫折或困境。
  • :这里指大声叫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撞墙”和“惊耳”可视作对人们面对现实的反应,反映人们在求知和自我反思过程中的挣扎和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洮卿,号白云,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闻名,作品多涉及山水、咏史等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与侯劝师的交流中,反映了他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反思,表现了对不同观点的理解与包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与和谐。侯劝师以其柔和的方式与刘叟进行交流,代表了温和的劝导与启发。而刘叟则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态度回应,显示出他对某些事物的独立见解。诗中“撞墙倒”与“惊耳聋”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在追求真理与知识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和震撼。这种矛盾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知识探索的艰辛及其带来的内心冲突。同时,也隐含了对师道的尊重与对学术讨论的重视,表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度,鼓励人们在不同的声音中寻找真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侯劝师柔软说:在此句中,侯劝师展现出一种温和的劝导方式,象征着传统的教育方式。
  • 刘叟所见适不同:刘叟的观点与侯劝师形成对比,显示出对话中的多元性。
  • 有时一句撞墙倒:这里强调了对某种观点的质疑与反思,表明此时的无助感。
  • 有时一喝惊耳聋:表现出激烈的讨论和思考给人带来的震撼,强调交流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撞墙倒”,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节奏感与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个诗歌围绕着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探索知识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开放心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撞墙:象征挫折和困境。
  • 惊耳:象征震撼与启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侯劝师”是以什么方式劝说的?
    A. 温和
    B. 激烈
    C. 冷漠

  2. “刘叟所见适不同”这句中的“适”字意思是?
    A. 适合
    B. 正好
    C. 适应

  3. 诗中“有时一句撞墙倒”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励志
    B. 无奈
    C.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探讨不同视角的美。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反映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诗更为内敛,关注内心的挣扎与反思;而李白则注重豪放与洒脱,表现出对外界的直接反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3.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大兄寄示京口怀古词 踏莎行 夜坐有感 踏莎行 三月初五日宿彭善村,夜雨寒甚,晓起雪积寸许,因赋 踏莎行 抚琴渡口 踏莎行 其三 踏莎行·同社诸子宴余与月子于小同春阁,分得鸟字 踏莎行 踏莎行 其四 踏莎行 踏莎行 咏蟋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气之亲 逸趣横生 生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万象森罗 折叠 疏襟 片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公行无忌 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赘食太仓 出其不备 闵酷 包含瞻的词语有哪些 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壅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