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9:32
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
作者: 刘克庄
丙午遭逢瑟改调,先皇记忆忝弓招。
明扬虽曰由师锡,密启端因侍燕朝。
早识武侯比龙凤,晚为公旦序鸱鸮。
吾贫岂是无难酒,恨不携将柏下浇。
在丙午年,我遭遇了瑟音改调的时刻,先皇的记忆让我感到惭愧。
虽然明扬说这是师父的恩赐,实际上是因为我在燕朝侍奉的缘故。
早已知道武侯比作龙凤,晚年则为公旦写下序文像鸱鸮一样。
我虽贫困,难道就没有美酒?只恨不能在柏树下浇酒祭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元,号石庵,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刚直豪放,作品多涉及历史人物、时事风云。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丞相赵公去世之际,表达了对赵公的追思与哀悼,通过回忆与历史的结合,抒发了个人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刘克庄的《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以深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充满思索的葬歌。诗中通过对先皇和名将的追忆,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开头提到的“丙午遭逢瑟改调”,不仅是对时间的标记,更暗示着一种时代的变迁与音乐的哀伤。
诗人在表达对赵公的哀悼时,使用了“明扬”、“武侯”等历史人物作为比喻,显示出对才能与德行的尊重与向往。诗中“吾贫岂是无难酒”的反思,既是对自身境遇的自省,也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体现出一种对酒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沉重的,带有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历史流逝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历史意象,刘克庄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饱含思索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对历史的尊敬,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索。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对智者的敬仰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武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柏下浇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历史与逝者的思考,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强调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无奈。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社会状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