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京兆眉

《京兆眉》

时间: 2025-05-03 23:47:00

诗句

新作蛾眉样,谁将月里同。

有来凡几日,相效满城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7:00

京兆眉

作者: 刘方平 〔唐代〕

原文展示:

新作蛾眉样,谁将月里同。有来凡几日,相效满城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新作的眉形如蛾子般美丽,谁能和那月亮相比?这样的美丽已经在城中流传了几日,似乎人人都在效仿。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作:新画的、刚刚做好的。
  • 蛾眉:指蛾子的眉毛,形容眉形细长而美。
  • 月里:指月亮,暗喻美丽的事物。
  • 相效:互相效仿、模仿。
  • 满城中:形容这种美丽已在整个城市中流传。

典故解析:

  • 蛾眉:古代文人常以“蛾眉”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流行于唐诗中。
  • 月亮:常用来象征清丽、美好,尤其是在描写女性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方平,字景和,号乐天,唐代人,生于盛唐,生活在社会繁荣的年代,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京兆眉》创作于唐代,一个社会繁荣、文化兴盛的时代,诗中表达了对美的欣赏和对时尚流行的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虽短,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对美的追求。诗人通过“蛾眉”这一形象,巧妙地将女性的美丽与月亮的皎洁相提并论,展现了他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赞美。诗中提到“谁将月里同”,不仅是对女性美的赞叹,也是对美的孤独感的表达,似乎在暗示,即使是最美的事物,也无法与月亮的光辉相比。在最后一句“相效满城中”中,诗人观察到这种美丽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模仿。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美丽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唐代社会对美的崇尚与流行,同时也引发对美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作蛾眉样:描写了一种新的美丽眉形,形容如同蛾子的眉毛,细长而富有曲线。
  2. 谁将月里同:问谁能与这眉形的美丽相媲美,进一步突显其独特性。
  3. 有来凡几日:问这种美丽流行了几天,显现出对时间短暂的感慨。
  4. 相效满城中:强调这种美已在整个城市流传,人人都在模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眉形比作蛾子,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对美的描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情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女性美的欣赏和对社会风尚的观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尚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蛾眉: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柔情。
  • 月亮:象征纯洁、高雅及不可及的美。
  • 城中:代表社会的广泛流行与人们的模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新作蛾眉样”中的“蛾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眉形
    c) 一种动物

  2. 诗中提到“谁将月里同”的意思是? a) 没有人能与月亮相比
    b) 每个人都能与月亮相比
    c) 月亮不美

  3. “相效满城中”表达了什么? a) 美在城市中消失
    b) 美在城市中流行
    c) 城市很大

答案:

  1. b) 一种眉形
  2. a) 没有人能与月亮相比
  3. b) 美在城市中流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月亮意象与刘方平《京兆眉》的月亮意象,可以看到在不同的诗人眼中,月亮承载着不同的情感与美的理解。李白更强调孤独与酒意,而刘方平则注重女性的美丽与流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杨柳枝 竹枝 见《众香词》、《瑶华集》 烛影摇红 望远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 采石矶蛾眉亭 对月 柴门晚望寄王伟儒 自雕菰淘夜归 春日东社诗成述怀 其二 春日东社诗成述怀 其一 秋日同芝麓诸公集黑窑厂分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包含仓的成语 朋党执虎 山陵崩 裂组 鞋弓袜小 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铭开头的成语 臣字旁的字 流移失所 饮鸩救渴 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打女真 言字旁的字 立制 竹字头的字 今体诗 因变制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