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陇右严判官

《寄陇右严判官》

时间: 2025-05-03 14:55:35

诗句

副相西征重,苍生属望晨。

还同周薄伐,不取汉和亲。

虏阵摧枯易,王师决胜频。

高旗临鼓角,太白静风尘。

赤狄争归化,青羌已请臣。

遥传阃外美,盛选幕中宾。

玉剑光初发,冰壶色自真。

忠贞期报主,章服岂荣身。

边草含风绿,征鸿过月新。

胡笳长出塞,陇水半归秦。

绝漠多来往,连年厌苦辛。

路经西汉雪,家掷后园春。

谁念烟云里,深居汝颍滨。

一丛黄菊地,九日白衣人。

松叶疏开岭,桃花密映津。

缣书若有寄,为访许由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5:35

原文展示:

寄陇右严判官
——刘方平〔唐代〕

副相西征重,苍生属望晨。
还同周薄伐,不取汉和亲。
虏阵摧枯易,王师决胜频。
高旗临鼓角,太白静风尘。
赤狄争归化,青羌已请臣。
遥传阃外美,盛选幕中宾。
玉剑光初发,冰壶色自真。
忠贞期报主,章服岂荣身。
边草含风绿,征鸿过月新。
胡笳长出塞,陇水半归秦。
绝漠多来往,连年厌苦辛。
路经西汉雪,家掷后园春。
谁念烟云里,深居汝颍滨。
一丛黄菊地,九日白衣人。
松叶疏开岭,桃花密映津。
缣书若有寄,为访许由邻。

白话文翻译:

副相出征西方,百姓寄托了对早晨的希望。
还像周朝的薄伐之战,不像汉朝时的和亲政策。
敌阵容易摧毁,王师屡次获胜。
高旗在鼓声和号角下迎风飘扬,太白星在风尘中静静闪烁。
赤狄民族争相归附,青羌已经请求归臣。
远方传来美好的消息,盛情邀请幕中的宾客。
玉剑初出鞘,冰壶般的光泽显得真实。
忠诚的期望是报效君主,衣袍的荣耀岂能与身分相提并论。
边草在风中显得苍翠,征鸿飞过月光下的新景。
胡笳长声传出塞外,陇水正好一半归于秦国。
荒漠中来往频繁,连年厌倦了苦辛。
路过西汉的雪景,家中却是春光明媚。
谁会在烟云中想到,深居于汝颍之滨的人呢?
一丛黄菊生长在这里,九月九日的白衣人。
松叶稀疏地开在山岭,桃花密密地映照在渡口。
如果有缣书寄来,是想去拜访许由的邻居。

注释:

  • 副相:指副宰相,地位较高的官员。
  • 苍生:指百姓,人民。
  • 周薄伐:指周朝时期的薄伐战争。
  • 虏阵:敌人的阵营。
  • 高旗临鼓角:形容军队气势磅礴。
  • 赤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 青羌:指青羌族,亦为北方民族。
  • 玉剑:象征光明和正义。
  • 章服:官员的服装,象征地位与荣耀。
  • 胡笳:一种乐器,常用于边塞诗。
  • 陇水:指陇山地区的水流。
  • 九日白衣人:指重阳节时穿白衣的文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方平,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对边疆的思考,充满了豪情与壮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是作者寄给严判官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的边疆局势与对国家安定的期盼。诗中表现出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忠诚和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寄陇右严判官》是一首深具历史感与现实主义精神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边疆战争与归附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稳与百姓安居乐业的渴望。诗的开篇便以“副相西征重,苍生属望晨”点明了副相出征的重要性,暗示着战争对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接着,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将周朝的薄伐与汉朝的和亲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当前和未来战争政策的思考。

诗中描绘的战争场景,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强盛的期待与对敌人的警惕。诗句“高旗临鼓角,太白静风尘”传达了军队的气势与士气,仿佛让人感受到战斗的紧张与期待。与此同时,诗中提到的“赤狄争归化,青羌已请臣”则反映了边疆民族的归附,表现出国家政策的成功。

然而,诗中也不乏对战争苦痛的反思,诸如“连年厌苦辛”与“家掷后园春”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争苦难的厌倦。最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关心,使整首诗既有豪情壮志,又有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副相西征重,苍生属望晨。

    • 副宰相出征西方,百姓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2. 还同周薄伐,不取汉和亲。

    • 仍然像周朝的薄伐战争,不像汉朝的和亲政策。
  3. 虏阵摧枯易,王师决胜频。

    • 敌人的阵营容易被摧毁,王师屡次获得胜利。
  4. 高旗临鼓角,太白静风尘。

    • 高高的旗帜在鼓声和号角声中迎风飘扬,太白星在风尘中静静闪烁。
  5. 赤狄争归化,青羌已请臣。

    • 赤狄民族争相归附,青羌已经请求归臣。
  6. 遥传阃外美,盛选幕中宾。

    • 远方传来美好的消息,盛情邀请幕中的宾客。
  7. 玉剑光初发,冰壶色自真。

    • 玉剑初出鞘,冰壶般的光泽显得真实。
  8. 忠贞期报主,章服岂荣身。

    • 忠诚的期望是报效君主,衣袍的荣耀岂能与身分相提并论。
  9. 边草含风绿,征鸿过月新。

    • 边草在风中显得苍翠,征鸿飞过月光下的新景。
  10. 胡笳长出塞,陇水半归秦。

    • 胡笳长声传出塞外,陇水正好一半归于秦国。
  11. 绝漠多来往,连年厌苦辛。

    • 荒漠中来往频繁,连年厌倦了苦辛。
  12. 路经西汉雪,家掷后园春。

    • 路过西汉的雪景,家中却是春光明媚。
  13. 谁念烟云里,深居汝颍滨。

    • 谁会在烟云中想到,深居于汝颍之滨的人呢?
  14. 一丛黄菊地,九日白衣人。

    • 一丛黄菊生长在这里,九月九日的白衣人。
  15. 松叶疏开岭,桃花密映津。

    • 松叶稀疏地开在山岭,桃花密密地映照在渡口。
  16. 缣书若有寄,为访许由邻。

    • 如果有缣书寄来,是想去拜访许由的邻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周朝与汉朝政策的对比,强化了诗人的立场与见解。
  • 意象:使用“高旗”、“太白”、“玉剑”等意象,传达出军队的威武与忠诚。
  • 排比:如“边草含风绿,征鸿过月新”中,运用排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边疆的战争与归附,诗人既表现出豪情壮志,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高旗:象征着军队的气势与胜利的希望。
  • 太白:象征着光明与方向,指引着士兵的前进。
  • 玉剑:象征正义与忠诚,突显了保家卫国的决心。
  • 边草与征鸿:描绘边疆自然环境,寓意战争与和平之间的转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副相”是指谁?

    • A. 副宰相
    • B. 副将军
    • C. 副国王
  2. 诗中“胡笳”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花
    • C. 一种鸟
  3. “太白”指的是哪个天体?

    • A. 月亮
    • B. 太阳
    • C. 星星

答案:

  1. A. 副宰相
  2. A. 一种乐器
  3. C. 星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对家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 高适的《别董大》:同样是表达对亲友的思念,情感更加细腻,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碧霄泉 次韵王得之礼部夜直有作 春阴遣兴 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 水调歌头·不见隐君子 云门道中晚步 和近思二首 赠朱少章 雨中登北楼 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津亭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痛心刻骨 双人旁的字 惊群动众 包含吃的成语 探火 高枕安卧 厄字旁的字 心惊胆慑 癶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认开头的成语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旋风脚 秃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