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7:46
一径入云窝,盘回出薜萝。
溪风到门尽,山色上楼多。
衔果青猿至,冲烟白鸟过。
空林清楚远,徙倚欲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通往云雾缭绕的山窝的小径,蜿蜒曲折,旁边满是薜萝(即一种藤本植物)。溪水的清风吹到门口,山的色彩在楼上显得更加迷人。青猿衔着果实来到这里,白鸟在烟雾间飞过。空旷的森林中,景物清晰而遥远,我倚靠着树木,心中不知该如何感受。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和动物活动,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和向往,显示了清代文人追求自然、隐逸生活的情怀。
苗令琮是清代一位较为知名的诗人,生于明末清初,身世背景较为复杂。他的诗作以描绘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合细腻的观察与独特的感受。
《崇安寺》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社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寄情于山水,寻求内心的宁静。
《崇安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一径入云窝”就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神秘的自然空间,随后的“盘回出薜萝”描绘了小径的曲折,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觉。这里的薜萝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一种纠结与向往。
“溪风到门尽,山色上楼多”两句,进一步加强了自然与人居环境的和谐,溪风的到来使得山色更加迷人,诗人似乎在享受着这种自然的馈赠。接下来的“衔果青猿至,冲烟白鸟过”,则描绘了生动的自然场景,青猿与白鸟的出现,使得这幅山水画面更加生动与立体,体现了生命的活力。
最终两句“空林清楚远,徙倚欲如何”,则是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考。看似宁静的自然,实际上引发了诗人对生活、对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描绘美丽自然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迷茫。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自我存在的思考。
《崇安寺》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薜萝”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苗令琮的《崇安寺》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水自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闲适与宁静,而苗令琮的作品则流露出一种内心的迷茫与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