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23
原文展示:
宿崇德祠下望青城诸山 王灼 〔宋代〕
昔年来就学,颇熟青城面。 虽无寻山分,犹喜旦暮见。 违去八寒暑,梦想无时休。 谁意俗士驾,复作山不游。 晚云蔽高峰,怅望久拄颊。 山灵岂猜我,未许相投接。 晨兴云散尽,秀色矗亭亭。 还如故人眼,不改旧时青。 愧非自由身,又复尘中去。 他日访麻姑。问讯山头路。
白话文翻译:
多年前我来到这里求学,对青城山已经非常熟悉。 虽然没有机会去山中探寻,但能早晚看见它也感到高兴。 离开这里已经八个年头,对青城山的梦想从未停止。 没想到我这个俗人又回来了,却不能再游山。 傍晚的云雾遮住了山峰,我久久地望着,心情怅然。 山灵难道会猜疑我吗?不让我再次亲近。 清晨云雾散去,山峰的秀丽景色清晰可见。 就像老朋友的眼眸,依旧是那熟悉的青翠。 我感到惭愧,因为我的身体不再自由,又要回到尘世中去。 将来有一天,我会去拜访麻姑,询问通往山巅的路。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灼在离开青城山多年后再次回到这里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青城山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青城山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昔年来就学,颇熟青城面”和“违去八寒暑,梦想无时休”展现了诗人对青城山的熟悉和思念。而“晚云蔽高峰,怅望久拄颊”和“晨兴云散尽,秀色矗亭亭”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最后,“愧非自由身,又复尘中去”和“他日访麻姑,问讯山头路”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青城山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景,诗人抒发了对青城山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青城山的什么感情? A. 厌恶 B. 喜爱 C. 无所谓 D. 恐惧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个仙女? A. 嫦娥 B. 织女 C. 麻姑 D. 女娲
诗人在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夸张 B. 比喻 C. 排比 D. 设问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