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9:18
惜春
杜牧 〔唐代〕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
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
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
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花儿开了又落,时光在悄然流逝。
无计可施来延长春天的日子,年轻的时光如何能停驻呢?
小花丛中初散的蝴蝶,高大的柳树上已经听见蝉鸣。
这繁盛的美丽又会归去哪里,满山的杜鹃在悲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晚唐双子”。其诗以清新俊逸、含蓄深邃著称,常表达对历史、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惜春》写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短暂和青春易逝的感慨。正值盛唐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面临许多困惑与无奈,因此对季节、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惜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和青春易逝的感慨。诗的开头“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以花的盛衰变化引出时间的流逝,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惋惜感。接下来的“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更是将这种感慨提升到青春的层面,令人唏嘘不已。
在自然描写上,诗人提到了“蝴蝶”和“蝉”,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繁华的消逝。蝴蝶的初散与蝉的鸣叫,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天的美好转瞬即逝,青春的流逝更是不可逆转。
最后一句“满山啼杜鹃”将哀伤的情感推向高潮,杜鹃的啼鸣与前述的春天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深切悲痛。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既是对春天的眷恋,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惋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惜春》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蝴蝶”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牧的《惜春》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惜春》更加注重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强调离别与思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