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魏文贞公宅(一作题魏文贞)

《过魏文贞公宅(一作题魏文贞)》

时间: 2025-04-23 19:06:05

诗句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06:05

过魏文贞公宅(一作题魏文贞)

作者: 杜牧 〔唐代〕

原文展示:

蟪蛄宁与雪霜期,
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
天且不留封德彝。

白话文翻译:

蟪蛄怎么能与雪霜约定呢?
贤人和哲士难以教导那些世俗的人。
可怜自贞观年间太平之后,
上天连封德彝这样的贤良之士都不再留存。

注释:

  • 蟪蛄:一种昆虫,常在春夏季节鸣叫,寓意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贤哲:指有智慧和道德的人。
  • 俗士:指普通的百姓或世俗之人。
  •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年号,象征着盛世太平。
  • 封德彝:封德彝是指古代有名的政治家,象征贤良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803年,卒于852年。其诗歌以清新俊逸、含蓄深刻著称,常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现实,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中期,当时国家虽表面繁荣,但政治腐败、士人失志的现状让诗人感到失望。杜牧在诗中借魏文贞公宅表达对人才流失与政治失序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魏文贞公宅》通过蟪蛄与雪霜的对比,揭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和世人的无知。诗的开篇即以“蟪蛄”象征生命的短暂,暗示即便如蟪蛄这样常鸣的生物,也难以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形成约定。接着,诗人指出贤哲难以教导俗士,传达出对当时社会普遍缺乏智慧和道德的无奈与绝望。

在最后两句中,杜牧以“贞观太平后”作为历史背景,感慨如今的贤良之士已不复存在,连封德彝这样的杰出人物也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整首诗情感凝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蟪蛄宁与雪霜期:蟪蛄虽有鸣叫,但它无法与严寒的雪霜形成约定,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贤哲难教俗士知:即使是聪明才智的贤者,也无法让世俗的普通人理解深邃的道理,反映了社会的无知。
    • 可怜贞观太平后:自唐太宗贞观年间的太平盛世之后,社会逐渐走向没落。
    • 天且不留封德彝:上天甚至不再留存像封德彝这样的贤良之士,表达了对人才流失的惋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蟪蛄与雪霜的对比,形象地表现生命的脆弱。
    • 对仗:各句之间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的失望,表达了对贤良之士遭遇冷遇的惋惜,同时也揭示了人生命运的脆弱与不确定性。

意象分析:

  • 蟪蛄: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暗示了人类无法掌控的命运。
  • 雪霜:代表严酷的环境,暗示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贤哲与俗士:体现了智者与普通人的对比,表现出对社会普遍无知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蟪蛄象征着什么?
    A. 繁荣
    B. 短暂与无常
    C. 智慧
    D. 坚韧

  2. “贤哲难教俗士知”中的“贤哲”指的是
    A. 普通人
    B. 有智慧和道德的人
    C. 政治家
    D. 学者

  3. 诗中提到的“贞观”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牧的《过魏文贞公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但杜牧更侧重于对贤良失落的感慨,而王维则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集》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万里净无翳 寿陈制垣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飞燕 月峡重九感怀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 其一 甲午七夕在京和朱子木韵 己未元日寄子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 宜兴山房十首 禹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陀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女戒 包含馆的词语有哪些 深铭肺腑 充栋盈车 濆旋倾侧 页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法贵必行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癶字旁的字 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缢杀 外带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反裘伤皮 金兰之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