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6:26
桑中妇操
作者: 杨维桢
娶妻五月即仕陈,
五年归来未拜亲。
桑中见美人,
我出堂前认,
夫君走赴沂。
水沈我身秋,
夫君令我嗔。
妇可不义,
亲何可不仁。
我在五月结婚后便去仕途,但等我五年回家,却未曾拜见亲人。在桑树间见到了美丽的女子,我在堂前一眼认出她来,而她的丈夫却走去沂水。秋季的水淹没了我的身心,丈夫让我感到愤怒。作为妻子可以不讲义,但亲人又怎能无情无义?
作者介绍: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华,号天南,出身于士族,工诗词,尤善于描绘人物和抒发情感。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士人仕途艰难之时,诗人通过描绘个人遭遇,表达对亲情和爱情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伦理的质疑。
《桑中妇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现了复杂的情感纠葛。诗人以娶妻和仕途为切入点,探讨了婚姻中的忠诚和亲情的责任。诗中“我出堂前认”一句,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认同,但随之而来的“夫君令我嗔”则揭示了婚姻中存在的矛盾与愤怒。诗人在这里不仅在表达个人的失落感,也在对社会伦理提出质疑,展现出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诗中使用了“水沈我身秋”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身处秋水中的孤独与无助,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结尾处的“妇可不义,亲何可不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质问亲情的冷漠与无情,展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对婚姻与亲情关系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性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