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醉花阴 冬夜

《醉花阴 冬夜》

时间: 2025-05-06 19:00:06

诗句

拼却无聊微带醉。

寒压罗衾翠。

香圃落花深。

雨点风声。

迸乱惊侬睡。

谯楼更鼓分明在。

听彻声声泪。

莫道不须愁,愁已深时,消却非容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0:06

原文展示

醉花阴 冬夜
作者: 吕采芝 〔清代〕

拼却无聊微带醉。寒压罗衾翠。
香圃落花深。雨点风声。
迸乱惊侬睡。谯楼更鼓分明在。
听彻声声泪。
莫道不须愁,愁已深时,消却非容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虽然微微有些醉意,却感到无聊。寒冷的天气压得被子显得沉重。花园里的花瓣落得很深,雨点和风声交织,扰乱了我的睡眠。听到钟楼的鼓声清晰可闻,声声都让我落泪。不要说不需要愁,愁已经很深了,想要消除却并不容易。

注释

  • 拼却:拼命地、竭尽全力地。
  • 无聊:无趣、烦闷。
  • 寒压:寒冷的天气压得。
  • 罗衾:用丝绸制成的被子。
  • 香圃:香花的园子。
  • 迸乱:突然惊动、打乱。
  • :我(古代方言,常指女子自称)。
  • 谯楼:钟楼,古代城市中常有的建筑,通常用于报时。
  • 更鼓:更换的鼓声,通常指夜间报时的鼓声。
  • 莫道不须愁:不要说不需要愁。
  • 愁已深时:愁已经很深的时候。
  • 消却非容易:想要消除并不容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采芝,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她的诗作在当时受到一定的关注,尤其是她对女性情感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女性在社会和个人情感中的复杂性。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充满了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象的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醉花阴 冬夜》创作于冬夜,正值寒冷季节,作者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孤独与忧愁,反映了女性在冬夜中对人生和情感的深思。

诗歌鉴赏

《醉花阴 冬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冬夜的孤寂与内心的忧愁。开篇“拼却无聊微带醉”,即刻引入了作者的心境,微醉的状态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仿佛在对抗内心的空虚。接着,作者描绘出一幅寒冷的冬夜场景,寒风侵袭,罗衾(被子)沉重,营造出一种压迫感。诗中“香圃落花深”,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雨点风声”则是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细雨与风声交织,扰乱了诗人的宁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接下来的“谯楼更鼓分明在”,引入了时间的流逝,钟声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提醒着作者时间的无情。

最后几句“莫道不须愁,愁已深时,消却非容易”更是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愁苦。这里的“愁”成为贯穿整首诗的主题,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纠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冬夜中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拼却无聊微带醉:表达出作者在无聊的状态下,微微有些醉意,暗示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
  2. 寒压罗衾翠:寒冷的天气使得被子都显得沉重,传达了冬夜的压抑感。
  3. 香圃落花深:花园中的花瓣落得很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4. 雨点风声:自然声音的交织打破了宁静,表明内心的躁动。
  5. 迸乱惊侬睡:扰乱了作者的睡眠,表现出夜晚的孤独与不安。
  6. 谯楼更鼓分明在:钟声清晰可闻,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情。
  7. 听彻声声泪:听到钟声,感受到眼泪,表现出深深的情感。
  8. 莫道不须愁,愁已深时,消却非容易:情感的深重使得愁苦难以消除,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压罗衾翠”,将寒冷比作一种压迫,增强了情感的深刻性。
  • 拟人:雨点与风声似乎有意识地打扰了作者的宁静,增加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忧愁,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感受到深沉的情感,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情感的无奈,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与个人情感中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生命,但在这里却是落花,暗示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 雨点和风声:自然的声音,表现出内心的纷扰与孤独。
  • 钟声:时间的流逝,提醒着生命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寒压罗衾翠”中的“罗衾”指的是什么?
    A. 被子
    B. 衣服
    C. 围巾
    D. 帽子

  2. 填空题:诗中“莫道不须愁,愁已深时,消却__

  3.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对/错)

答案

  1. A
  2. 非容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吕采芝《醉花阴 冬夜》 vs 李清照《如梦令》

两首诗都展现了女性在孤独与情感上的深刻思考。但吕采芝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冬夜孤独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是在对过往的怀念中表达情感的复杂性。两者都有共通的忧愁主题,但表达方式与意象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山居 忆鹤 秋晚与友人游青龙寺 慈恩寺塔下避暑 马上别单于刘评事(时太和公主还京,评事罢举起职)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和郑校书夏日游郑泉 宿普济寺 赋得听松声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旋目 已结尾的成语 三角猫 险悍 猪朋狗友 衣字旁的字 盂安 耒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累世通好 風字旁的字 人皆掩鼻 天王星 呆里藏乖 三点水的字 撮盐入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