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4:49
鸾旗肃肃驻郊坰,
辇道风和霁色明。
四海无尘宁弛武,
六军有纪尽知兵。
雕弓亲试穿云箭,
绣罕还巡夹日营。
昨夜赐酺恩泽溥,
马腾士饱遍欢声。
鸾旗庄严肃穆地矗立在郊野上,
辇道上风和日丽,天空明朗。
四海之内一片宁静,武装力量没有松弛,
六军都有章法,尽知兵器之道。
皇帝亲自试射穿云的箭,
绣制的战袍在日营间回巡。
昨夜的赐宴恩泽广泛,
马儿腾跃,士兵们尽享欢声笑语。
作者介绍:吴家骐,清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表现对朝廷与国家的忠诚,反映出当时的政治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皇帝出巡时,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军队纪律的赞美。诗人在这样的时刻,通过描绘盛大的阅兵场景,展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这首诗通过描写皇帝南巡大阅的场景,展现了清朝的盛世气象。开头的“鸾旗肃肃”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庄严的气氛,暗示着皇权的神圣与威严。接着描绘了辇道的祥和景象,风和日丽的天气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四海无尘、宁弛武的描写则进一步强调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展现了治理有道的理想。
同时,诗中提到“雕弓亲试穿云箭”,则表达了皇帝的亲自参与和对军事的重视,体现了君主的责任感与领导力。结尾提到的“昨夜赐酺恩泽溥”不仅是对皇帝恩德的赞美,也反映出士兵们的欢声笑语,生动地展示了国泰民安的场面。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盛大的阅兵场景,展现了清代的强盛与辉煌,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美好的期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象征等修辞手法,如“鸾旗肃肃”和“辇道风和”构成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增强了韵律感;“雕弓亲试”则象征着皇帝的亲自参与,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国家安定、军队有序的赞美,以及对皇帝仁德和威严的肯定,展现了一个强盛的朝代和美好的未来。
诗词测试:
“鸾旗肃肃”的意思是:
a) 热闹的场面
b) 威严的皇权
c) 轻松的氛围
答案:b
“四海无尘”的意思是:
a) 战争频繁
b) 国家安宁
c) 天气恶劣
答案:b
这首诗主要描写的事件是:
a) 皇帝的出征
b) 皇帝的南巡大阅
c) 皇帝的宴会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吴家骐的这首诗都描绘了国家的局势与人民的生活,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难,而吴家骐的诗则展现了国泰民安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