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出塞

《出塞》

时间: 2025-05-03 23:40:57

诗句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0:57

诗词名称: 出塞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白话文翻译:

在涿州的沙滩上饮酒,徘徊不去,
看那春风中舞动的小契丹女子。
边塞的雨水恰好催落了燕子的眼泪,
细雨蒙蒙吹湿了汉人的衣服和帽子。

注释:

  • 涿州:古地名,今河北省涿州市。
  • 盘桓:徘徊、停留。
  • 契丹: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个分支,后形成辽国。
  • 塞雨:边塞的雨,常指边疆地区的自然景象。
  • 燕泪:燕子因离别或悲伤而落下的眼泪,寓意离别之情。
  • 汉衣冠:汉人的服饰,象征汉民族的传统文化。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主张变法,提倡新法,文学上以诗词、散文见长。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的北方边塞,表达了对战乱和离别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歌鉴赏:

《出塞》是王安石的一首边塞诗,诗中通过描绘涿州的自然景色和小契丹女子的舞姿,展现出一种春日的美好与惆怅。诗的前两句以优美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小契丹女子的舞蹈,既展现了边疆少数民族的风情,又暗示了汉人对边疆文化的复杂感情。后两句则转向边塞的悲凉景象,雨水的降临带来了燕子的泪水,象征着离别与伤感。整首诗在轻松的春日氛围与深沉的离愁中游走,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涿州沙上饮盘桓:描绘了诗人在涿州的沙滩上饮酒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看舞春风小契丹:春风中舞动的小契丹女子,突显了边疆的异域风情。
    • 塞雨巧催燕泪落:雨水的降临巧妙地催生了燕子的眼泪,象征离别的伤感。
    • 蒙蒙吹湿汉衣冠:细雨吹湿汉人的衣服,传达出对汉人生活的关心和对战乱的忧虑。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与雨相提并论,形象地表达了悲伤的情感。
    • 对仗:两组对称的词句使得全诗节奏感强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春日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争带来的离愁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涿州:象征着边疆的生活与文化。
  • 小契丹:代表了异族的美好与复杂的情感。
  • 燕泪:象征离别与思念,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出塞》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安石
    • C. 杜甫
  2. "塞雨巧催燕泪落"中的"燕泪"指的是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愁
    • C. 怀念
  3. 诗中提到的"小契丹"指的是?

    • A. 汉族
    • B. 契丹民族
    • C. 唐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安石的《出塞》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者侧重于边塞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后者则以壮丽的景色和冲击力强的意象描绘出边疆的浩瀚,均传达了对国家的思考与关怀。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落花 留题曹娥庙 元宵次弟文哲韵 舟泊扬州写怀 下第潞河舟中与李同年分赋 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 口占示徒 莲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疑沮 机关算尽 理结尾的成语 竖心旁的字 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安邦治国 包含邑的词语有哪些 四字头的字 八抬大轿 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幺篇 鳥字旁的字 抱屈衔冤 肉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怡然自若 积劳成疾 大以成大,小以成小 庸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