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8:42
万里山林姿,羽毛何璀璀。
鸣声应律吕,唯有知者爱。
都门市井儿,谁翫汝文采。
应须锁樊笼,勿受丸矰害。
这首诗描绘了万里山林的美丽景象,鸟儿的羽毛光彩夺目。它的鸣叫声应和着乐律,唯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喜爱。可是,在城市的喧嚣中,谁能欣赏到你的文采呢?因此,应该把你锁在笼中,以免受到猎人和陷阱的伤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甫,晚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政治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常以自然景物为引子,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正值其推行新法的时期,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思考。
《信陵坊有笼山乐官》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山林和鸟儿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与美的向往。开头两句以“万里山林姿,羽毛何璀璀”展示了自然的伟大与鸟类的美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指出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这些美。王安石在此处不仅是对鸟儿的赞美,更是在呼吁人们珍惜和保护自然。
而最后两句“应须锁樊笼,勿受丸矰害”则带有一丝忧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可能遭受破坏的担忧。诗人在强调保护的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反映了他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观察。
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王安石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复杂的思想,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美的保护。
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如“万里山林姿”与“羽毛何璀璀”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同时,诗中还运用了排比的结构,增强了语气的强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类社会的反思。王安石通过鸟的美丽与自由的象征,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同时也警示了对美好事物应当加以保护的必要性。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樊笼”象征什么?
诗人认为,谁能够欣赏到鸟儿的美丽?
与王安石的《信陵坊有笼山乐官》相比,李白的《庐山谣》同样以自然为题材,但更多表现了对自然的放纵与超脱。王安石则在自然美与社会现实之间寻找平衡,展现出更深的社会关怀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