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过田承君

《和过田承君》

时间: 2025-04-24 14:34:26

诗句

寺古专宜僻,居深自作幽。

兴来宁惮远,句苦不缘愁。

逸气无前足,虚怀不系舟。

逢人难晤语,冒雨亦相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34:26

原文展示

和过田承君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寺古专宜僻,居深自作幽。
兴来宁惮远,句苦不缘愁。
逸气无前足,虚怀不系舟。
逢人难晤语,冒雨亦相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僻静的寺庙,诗人在这里独自生活,享受着宁静的氛围。即使兴致来了,也不怕远行,写诗时不愿意因愁而苦恼。心中逸气无所羁绊,虚怀若谷,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即使与人相遇,交谈也非常难得,冒着雨也要去寻找交流的机会。

注释

  • 寺古:古老的寺庙。
  • 专宜僻:特别适合幽静的地方。
  • 兴来:心情愉悦的时候。
  • 宁惮远:宁愿不怕远行。
  • 句苦不缘愁:写诗时不愿因忧愁而苦恼。
  • 逸气:洒脱的气息。
  • 虚怀:心胸宽广,谦虚。
  • 不系舟:不被事物所牵绊。
  • 逢人难晤语:与人相遇时难以交谈。
  • 冒雨亦相求:即使在雨中也想寻求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仲明,号松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活跃于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是当时重要的诗人之一。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强调诗歌的自由和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写于诗人隐居期间,表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人选择在古老的寺庙中独处,体现了他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寺庙的古朴和幽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开头的“寺古专宜僻”强调了环境的清幽,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心灵栖息地的渴望。诗人将自己置于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心境得以升华,诗意自然流露。

“兴来宁惮远”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情与执着。尽管远行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对诗歌的热爱让他无所畏惧。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逸气无前足,虚怀不系舟”表达了诗人洒脱的心态。他不愿被世俗的羁绊所束缚,反而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去迎接一切。这种心态使得他的生活更加宽广而自由,体现了士人的风范。

最后一句“逢人难晤语,冒雨亦相求”,更为诗歌增添了几分孤独感。即使在冒雨中也渴望与人交流,这种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也反映了孤独与渴望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优美,浑然一体,展现了一位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寺古专宜僻:古老的寺庙特别适合偏僻的环境,暗示诗人选择此地的原因。
  • 居深自作幽:在深处自得其乐,强调个人的内心宁静。
  • 兴来宁惮远:心情愉悦时不怕远行,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句苦不缘愁:写作时不因忧愁而感到苦恼,表现出诗人的洒脱与超然。
  • 逸气无前足:心中洒脱之气没有羁绊,表达了心灵的自由。
  • 虚怀不系舟:谦虚的态度让他不被任何事物束缚,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 逢人难晤语:与人相遇时难以交谈,暗示孤独。
  • 冒雨亦相求:即便在雨中也渴望交流,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兴来宁惮远,句苦不缘愁”使用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虚怀不系舟”,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心灵自由的状态。
  • 排比:整首诗通过排比的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流畅而有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心灵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古寺的环境与个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诗歌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
  • 幽静:体现了离世俗喧嚣的渴望。
  • :象征孤独与渴望交流的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寺古”主要指什么?

    • A. 现代的寺庙
    • B. 古老的寺庙
    • C. 虚构的寺庙
  2. “兴来宁惮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害怕远行
    • B. 热爱创作
    • C. 不愿意交流
  3. 诗中“虚怀不系舟”是指?

    • A. 心胸宽广,不被束缚
    • B. 喜欢航海
    • C. 不喜欢交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陈师道的《和过田承君》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宁静,但王维的诗更强调与自然的融合,而陈师道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独立思考与内心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甘孜行 其五 跑马山 鹧鸪天 由湘返穗,甫下车,即参加百叟舒怀雅集即席口占 鹧鸪天 其十二 鹧鸪天 鹧鸪天·喜迎澳门回归 鹧鸪天 其十八 鹧鸪天 癸亥秋识叶嘉莹教授,叶治吴词,颇有新解,见似人而喜,赋此 和敏庵得金陵织造府遗石 鹧鸪天·汪仲虎先世有园曰趣园,高宗御笔赐题刻石已毁,得旧拓本,装轴徵题 鹧鸪天——春节留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唁的词语有哪些 阮囊羞涩 血字旁的字 骤雨狂风 昂昂自若 玄香太守 鱼字旁的字 逸怀 塌橘 瓮中之鳖 剑树刀山 恓惨 鼠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目不识字 齊字旁的字 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