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2:18
共作东州客,同栖古寺深。
论交非有旧,不见解相寻。
冷过清明节,悲生故国心。
此身随所寄,未足问升沉。
我和你都是东州的客人,
一起栖息在这座古老的寺庙。
我们之间的交情并不深厚,
很久没有见面,彼此也不曾主动找寻。
冷冷的清明节已经过去,
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愈加沉重。
此生寄身于他乡,
又何必去问生死的起伏呢?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象征着对故去亲人的怀念。诗中提到的“故国心”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在古代诗词中常见。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提及,传达了对家国的思考与情感。
作者介绍: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君复,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在诗歌创作中,关注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常以隐逸的生活态度呈现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身处异乡之际,反映了他在清明节时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交友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人生起伏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处古寺的场景,展现了他对友情的思考。诗的开头“共作东州客,同栖古寺深”将两位客人的关系和环境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亲近的情感。接着,他强调“论交非有旧”,表明两人之间并没有深厚的交情,暗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随着清明节的过去,诗人对故国的思念愈加深重,表现出一种无法消解的乡愁。“此身随所寄,未足问升沉”一句,传达出一种放下生死起伏的释然,体现了他对人生的超然态度。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友情、故乡和人生的深切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情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起伏的淡然态度,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与思念中的自我调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代表什么?
A. 祭祖扫墓
B. 过年
C. 端午节
诗人和友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A. 旧交情深
B. 并无旧交
C. 互不相识
“此身随所寄”的意思是?
A. 身在故乡
B. 身在异乡
C. 身处他人之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