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7:51
石头城上小徘徊,世换僧残寺已灰。
地接汴淮山北去,江吞吴越水东来。
健鱼奋鬣随蛟舞,快鹘翻身猎雁回。
一片降旗千古泪,前人留与后人哀。
在石头城上我徘徊,世事变迁,僧侣已残,庙宇也都化为灰烬。
这地方接连着汴河和淮河,山北向着远方而去,江水吞没了吴越的河流向东流去。
健壮的鱼跃出水面,像蛟龙般舞动,猎鹰翻身追逐着归来的大雁。
一面降旗流下千古的泪水,前人留下哀伤,留给后人感慨。
作者介绍:汪元量,宋代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充满了对过往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历史动荡的时期,作者通过对石头城的描绘,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诗中展现的历史沧桑感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汪元量的《石头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的诗。整首诗通过对石头城的描绘,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感受融为一体。开头的“小徘徊”展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思考和追忆,随之而来的“世换僧残寺已灰”则揭示了历史的无情,时间的流逝使得曾经辉煌的寺庙化作灰烬,令人感到无限惋惜。
接下来的“地接汴淮山北去,江吞吴越水东来”描绘了地理的变迁与历史的流动,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与人事的深刻观察。诗中“健鱼奋鬣随蛟舞,快鹘翻身猎雁回”描绘了生动的自然场景,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对抗命运的勇气。而最后的“一片降旗千古泪,前人留与后人哀”则带有强烈的历史感,降旗不仅是战争的象征,更是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哀悼。
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了“古今交融”的效果,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敏锐的观察力。诗歌的情感基调为哀伤,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生命的感慨,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沉重,同时也展现出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诗词测试:
《石头城》的作者是?
“世换僧残寺已灰”中“寺”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降旗”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汪元量的《石头城》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的感慨,但汪元量更侧重于对具体地理和历史的描绘,而杜甫则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更为广泛的忧国忧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