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0:49
忆秦娥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风声恶。个人蕉萃凭高阁。
凭高阁。相思无尽,泪珠偷落。
锦书欲寄鸿难托。
那堪更听边城角。
边城角。又添烦恼,又添萧索。
风声凶恶,独自一人置身高楼上。
在高楼上,思念无尽,泪珠悄然落下。
想寄出锦绣的书信,却难以托付给鸿雁。
更何况又听见边城的号角声。
边城的号角声,令我更加烦恼,愈加感到萧索。
“边城角”常常指代战争或边疆的警报,暗示着离别和思念的主题。在宋代,社会动荡,边境常有冲突,诗人对此产生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的交织。
汪元量是宋代的一位词人,以情感细腻、词风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离别思念等主题,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忆秦娥》创作于宋代,正是国家动荡、边境不安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对家国的关切和对亲人的思念,反映出社会动乱对个体情感的影响。
《忆秦娥》是一首抒情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开篇以“风声恶”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不安的气氛,接着描绘作者在高阁中独自凭栏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孤独的状态。重复的“凭高阁”不仅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也暗示着他对远方的牵挂。
“相思无尽,泪珠偷落”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思念之苦,情感深邃而细腻。诗人用“锦书欲寄鸿难托”表达了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却因现实的无奈而感到无能为力,情感的压抑感愈加明显。“那堪更听边城角”再一次引出环境的影响,边城的号角声不仅是对外界局势的感知,同时也成为了内心情感的映照。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对家国的深沉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写孤独的环境和深切的思念,表达了在动荡社会背景下,个体对爱情和家国的无奈与渴望,情感真挚而细腻。
“风声恶”中的“恶”指的是什么?
A. 好
B. 凶恶
C. 温和
“锦书欲寄鸿难托”中,鸿指的是?
A. 一只鸟
B. 书信的载体
C. 人的名字
诗中提到的“边城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忧愁
C.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