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1:23
竹枝歌十首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落木萧萧风怒号,平沙漠漠雁腥臊。
湘江秋水澄如练,山鬼嚣时山月高。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落叶在狂风中飘舞,沙滩上弥漫着雁的腥味。湘江的秋水清澈如绢,山间的鬼怪在此时显得格外喧嚣,山上的月亮也显得高远而明亮。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自然界的变迁之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对秋日景象的感悟和思考。
在《竹枝歌十首》中,汪元量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独特景象。开篇的“落木萧萧风怒号”便让人感受到秋风的怒吼,落叶的飘零,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紧接着的“平沙漠漠雁腥臊”则通过对比,营造出一幅空旷而冷清的画面,展现了秋季特有的寂寥感。
诗中提到的湘江,给人一种清澈宁静的感觉,“澄如练”的形象比喻,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象。而“山鬼嚣时山月高”则通过山鬼的喧闹与高悬的明月形成鲜明对比,使得全诗在宁静与喧闹之间游走,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汪元量诗风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落木萧萧”中的“萧萧”形容的是: A) 风声 B) 雨声 C) 叶声
诗中哪一部分描绘了湘江的水面? A) “平沙漠漠” B) “秋水澄如练” C) “风怒号”
“山鬼嚣时山月高”中的“山月”指的是: A) 太阳 B) 明月 C) 星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汪元量与李白的诗歌都常常描绘自然景象,但李白的作品更多体现出豪放与奔放,而汪元量则更加细腻、温婉。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