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27
青玉案·钱塘江上潮来去
作者: 陈著 〔宋代〕
钱塘江上潮来去。花落花开六桥路。
三竺三茅钟晓暮。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
他谁做得愁如许。平地波涛挟风雨。
往事凄凄都有据。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
在钱塘江上潮水来来去去,花开花落的六桥路上。
三座竺寺、三座茅庵在晨夕钟声中交替响起。
往年的梦境,如今的故国,让我不忍回头去看。
谁又能像我这般愁苦呢?平地上波涛汹涌,伴随着风雨。
往事凄凉而真实,月下的堂前笑语,夕阳亭畔的闲聊,然而无人能理解我的心情。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作品多反映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际,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感受。诗中描绘了钱塘江的潮汐变化,象征着人生无常与时间流逝。
《青玉案·钱塘江上潮来去》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钱塘江的潮水变化,表现了作者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就以“潮来去”引入,给人以自然循环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起伏与无常。接着提到“花落花开六桥路”,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象,也暗藏了生死轮回的哲理。
在“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中,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离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却始终连结着那片土地。诗中“他谁做得愁如许”一语,流露出孤独与愁苦,仿佛在呼喊着理解自己的灵魂伴侣。然而,随后的“平地波涛挟风雨”则反映了内心的波动和对现实的无可奈何。
最后的“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孤独的情感,尽管与人有笑语相伴,但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内心的苦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与故乡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寻找理解的主题,表现出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潮水的涨落象征着什么?
“他谁做得愁如许”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月堂”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