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5:31
无限残红著地飞,溪头烟树翠相围。杨花独得东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
无尽的残花随风飘落,溪边的烟树翠绿相围。杨花独自感受到东风的情意,随风而去再也不返回。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而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东风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主张通过改革来增强国家实力。他的诗词风格兼具理性与情感,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暮春》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花开花落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暮春》是一首短小精悍的五言绝句,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渗透出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与感慨。开头两句“无限残红著地飞,溪头烟树翠相围”,用鲜明的视觉意象展现了春末的景象。残红花瓣随风飘落,暗示着春天的结束,而溪边的树木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接下来的两句“杨花独得东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则将视角转向了飞舞的杨花,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追逐感。杨花在东风的推动下,飞向晴空,象征着对自由和远方的追求。诗人在此通过杨花的独特经历,折射出人类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充满情感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激发读者对生活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反映了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与对自由追求的思考,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融。
选择题:诗中“残红”指的是:
A. 新开的花朵
B. 凋谢的花瓣
C. 绿叶
D. 结实的果实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杨花”是在追逐____。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对/错)
《春晓》与《暮春》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前者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反思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