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2:27
榴枝婀娜榴实繁,
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
碧桃红颊一千年。
石榴的枝条柔美,果实丰盈,
果皮轻薄透亮,石榴籽鲜艳。
真让人羡慕瑶池的碧桃树,
那里的碧桃红润的脸庞历经千年。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深邃的主题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富有情感,语言华美,且多用典故,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石榴》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李商隐生活在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诗中对石榴的描写,既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李商隐的《石榴》是一首充满了生动意象与细腻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对石榴枝条和果实的描绘,展现了石榴的生机与美丽。榴枝的“婀娜”与“榴实繁”的对比,体现了生命的丰盈与生动。接着,诗人用“可羡”引出对瑶池碧桃树的向往,暗含了对长生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憧憬。瑶池的碧桃树象征着永恒的青春与美丽,与石榴的短暂生命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诗通过对石榴和碧桃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细腻与深邃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石榴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命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永恒的思考。
《石榴》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瑶池”象征着什么?
诗中描绘的主要植物是什么?
可以将李商隐的《石榴》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两首诗都描绘自然,但李商隐更侧重于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理想的向往,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现实社会的苦难与变迁,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