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

《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

时间: 2025-05-07 16:36:34

诗句

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

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别东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6:34

原文展示:

一春惆怅残三日,
醉问周郎忆得无。
柳絮送人莺劝酒,
去年今日别东都。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惆怅已经剩下三天,我醉酒后问周郎你是否还记得?柳絮飘送着人,黄莺在劝酒,想起去年今日我们在东都分别。

注释:

字词注释:

  • 惆怅:忧伤、失落的情绪。
  • 周郎:指周判官,即周邦彦,白居易的朋友。
  • 柳絮:柳树的绒毛,春天时随风飘扬。
  • :指黄莺,春季鸣叫的鸟,象征春天和欢快的气氛。
  • 东都:指东都洛阳,古代的繁华城市。

典故解析:

  • 周郎:周邦彦是著名的词人,白居易与他的友谊深厚,诗中提及他引出对往事的怀念。
  • 去年今日:暗示二人曾在相同的时刻有过欢聚,今时却因别离而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多描写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与周邦彦分离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正值春日,万物复苏,却因离别而感到惆怅,体现了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展现了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开头的“一春惆怅残三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感,暗示时间的无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诗人醉酒后问友人周郎是否还记得过往,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望重温旧日的情感。第三句“柳絮送人莺劝酒”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春日氛围,柳絮和莺鸟的存在使得离别的感伤更加明显。最后一句“去年今日别东都”,点明了离别的时间和地点,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令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无情与友谊的珍贵。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春惆怅残三日:春天临近结束,惆怅之情愈发明显。
  2. 醉问周郎忆得无:酒醉之际,向友人发问,表露对往事的怀念。
  3. 柳絮送人莺劝酒:柳絮飞舞,黄莺歌唱,描绘春日的生机与送别的场景。
  4. 去年今日别东都:回忆起去年同一天的离别,感慨时光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絮送人比作友情的寄托。
  • 拟人:黄莺劝酒,赋予自然界生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在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友情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展现了人性的脆弱与情感的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新的开始与生机。
  • 柳絮:代表轻柔与飘散,隐喻着离别的无奈。
  • 黄莺:象征欢乐与春天的美好。
  • 东都:代表繁华与曾经的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周邦彦
    D. 白居易

  2. 诗中“柳絮送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离愁
    C. 愤怒
    D. 喜悦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去年今日别东都”,这个“东都”指的是哪个城市?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D. 南京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友的思念。
  • 李白《将进酒》:关于饮酒与友谊的诗篇。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诗风比较:白居易偏重于平易近人、情感细腻,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二者在主题及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

相关查询

挽程孺人 杂兴四首 用厚后弟强甫韵 赠天隐李君瑞一首 记辛酉端午旧事二首 豫章二首 仲晦昆仲求近稿戏答二首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其六 改诗 方寺丞除云台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胡越一家 婉谐 舟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珠投璧抵 珠璧 包含熬的词语有哪些 犹解倒悬 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搏鸷 包含吝的成语 韦字旁的字 物极必反 气字旁的字 叮当叮 直而不肆 灵感 包含薛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