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33
上方香饭远吹风,
堕我云堂一钵空。
要使人人无食想,
却烦小小现神通。
上方飘来香饭的气味,
却让我在云堂中只剩下一个空钵。
想要让所有人都不再有吃饭的念头,
却又麻烦地要现出一些神通。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佛教修行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无食想”反映了佛教中对于贪欲的超越,而“现神通”则是佛教修行的目标之一,强调了超越世俗欲望的重要性。
释慧空,宋代僧人,擅长诗词,主要以禅宗诗作著称。其作品往往蕴含哲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此诗可能在诗人修行时创作,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反思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人以“钵空”象征内心的空虚与对世俗食欲的超越,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开头的“上方香饭远吹风”描绘出食物的诱人气息,但随之而来的“堕我云堂一钵空”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对世俗欲望的觉醒。诗人用“钵空”象征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放下,显现出一种向往清净的心态。
接下来的句子“要使人人无食想,却烦小小现神通”则更进一步探讨了修行的矛盾。诗人虽然希望人们超越对食物的渴望,却又意识到修行过程中的种种烦恼与挑战。这种矛盾的表现,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既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体来看,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内心挣扎与追求,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探讨了佛教修行者在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越物质欲望中的矛盾与困惑,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修行过程中的烦恼与挑战。
诗中提到的“香饭”象征什么?
A. 物质的诱惑
B. 修行的快乐
C. 心灵的安宁
D. 世俗的繁华
诗人希望人们超越什么?
A. 对食物的渴望
B. 对金钱的追求
C. 对名利的渴望
D. 对权力的向往
“堕我云堂一钵空”中的“钵”指什么?
A. 物质的享受
B. 修行的工具
C. 空虚的内心
D. 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