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浯溪道中

《浯溪道中》

时间: 2025-05-10 07:56:33

诗句

江流去不定,山石来无穷。

步步有胜处,水清石玲珑。

安得扁舟系绝壁,卧听渔童吹短笛。

弄水看山到月明,过尽行人不相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6:33

原文展示:

《浯溪道中》
作者:范成大 〔宋代〕

江流去不定,山石来无穷。
步步有胜处,水清石玲珑。
安得扁舟系绝壁,卧听渔童吹短笛。
弄水看山到月明,过尽行人不相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浯溪之旅中的所见所感。江流不断变化,山石层峦叠嶂,步行在溪边总能发现美丽的风景,清澈的水与玲珑的石头交相辉映。作者幻想有一只小舟系在悬崖边,躺在舟上可以听见渔童吹奏的短笛,静静享受这份宁静与悠然。水面上映出明月,作者在此玩水观山,却与路过的行人无缘相识。

注释:

  • 江流去不定:江水流动不定,形态各异。
  • 山石来无穷:山石众多且绵延不绝。
  • 步步有胜处:每一步都有美丽的风景。
  • 水清石玲珑:水清澈见底,石头形状奇特。
  • 扁舟:小船,形状扁平的舟。
  • 绝壁:陡峭的悬崖。
  • 渔童:捕鱼的少年。
  • 短笛:一种简短的笛子,发出的声音悠扬动听。
  • 弄水看山:在水边玩耍,欣赏山景。
  • 月明:明亮的月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石湖,宋代诗人、词人,长于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范成大生活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

诗歌鉴赏:

《浯溪道中》以清新的笔调描绘出自然风光,展现了作者的心境与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对江水和山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流动感与无限的自然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而美丽的世界。接下来的“步步有胜处”,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在旅途中发现美的能力,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安得扁舟系绝壁,卧听渔童吹短笛”一句,展示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渴望在这美丽的自然中找到一处安静的栖息地,聆听渔童的笛声,这种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最后两句“弄水看山到月明,过尽行人不相识”,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作者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与外界隔绝,既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又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沉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江流去不定,山石来无穷”:描绘江流的变化与山石的恒久。
    2. “步步有胜处,水清石玲珑”:每一步都有美景,水清而石美。
    3. “安得扁舟系绝壁,卧听渔童吹短笛”:渴望有一扁舟停靠在崖边,享受渔童的笛声。
    4. “弄水看山到月明,过尽行人不相识”:在水边嬉戏,观赏山景,却与路过的人不相识。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江水比作不定的存在,形象生动。
    2.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拟人:渔童吹笛,赋予了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超然。

意象分析:

  • 江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山石:代表着大自然的永恒与稳固。
  • 扁舟:象征着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
  • 渔童:代表着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
  • 月明:象征着宁静和美好的夜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水清石玲珑”,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水与石的对比
    B. 自然的美丽
    C. 对渔童的羡慕
    D. 对旅行的厌倦

  2. “过尽行人不相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热闹
    C. 欢乐
    D. 怀念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范成大与王维的山水诗,范成大更侧重于生活的悠闲与自然的亲密,而王维则常将自然与哲理相结合,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不忍 题灵鹫窗 过天竺寺 别安子允 萧屯访致中 子鱼 谕俗 其一 天迥 新湾 和徐从道韵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顾不暇 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追魂夺命 尝鼋 包含妨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孚尹明达 色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昭昭之宇 魚字旁的字 浅戆 云集雾散 停电 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鼓字旁的字 泄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