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6:33
《浯溪道中》
作者:范成大 〔宋代〕
江流去不定,山石来无穷。
步步有胜处,水清石玲珑。
安得扁舟系绝壁,卧听渔童吹短笛。
弄水看山到月明,过尽行人不相识。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浯溪之旅中的所见所感。江流不断变化,山石层峦叠嶂,步行在溪边总能发现美丽的风景,清澈的水与玲珑的石头交相辉映。作者幻想有一只小舟系在悬崖边,躺在舟上可以听见渔童吹奏的短笛,静静享受这份宁静与悠然。水面上映出明月,作者在此玩水观山,却与路过的行人无缘相识。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石湖,宋代诗人、词人,长于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范成大生活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
《浯溪道中》以清新的笔调描绘出自然风光,展现了作者的心境与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对江水和山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流动感与无限的自然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而美丽的世界。接下来的“步步有胜处”,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在旅途中发现美的能力,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安得扁舟系绝壁,卧听渔童吹短笛”一句,展示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渴望在这美丽的自然中找到一处安静的栖息地,聆听渔童的笛声,这种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最后两句“弄水看山到月明,过尽行人不相识”,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作者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与外界隔绝,既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又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沉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超然。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水清石玲珑”,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水与石的对比
B. 自然的美丽
C. 对渔童的羡慕
D. 对旅行的厌倦
“过尽行人不相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热闹
C. 欢乐
D. 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