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时间: 2025-05-03 22:11:39

诗句

越台雨壑压层巅,下有蓬莱镇越颜。

拄笏正当秦望岭,绕城总号会稽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1:39

原文展示:

越台雨壑压层巅,下有蓬莱镇越颜。
拄笏正当秦望岭,绕城总号会稽山。

白话文翻译:

在越台的雨水和山谷之间,山峰显得格外巍峨,下面是像蓬莱一样美丽的越颜镇。
我手握权杖正立于秦望岭上,环绕着城市的,是连绵的会稽山。

注释:

  • 越台:指的是越国的台地,象征着越地的美丽。
  • 雨壑:雨水冲刷形成的山谷,指山间的溪流。
  • 蓬莱镇: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暗指越颜镇的美丽。
  • 拄笏:指手握权杖,表示身份的尊贵。
  • 秦望岭:秦岭的远望之处,象征着高耸的山峰。
  • 会稽山:指环绕城池的山脉,象征着大自然的壮丽。

典故解析:

  • 蓬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蓬莱是一座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长生不老与美好。
  • 会稽:会稽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宋代诗人,以其诗词、散文和书法闻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山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上会稽的途中所写,作者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在《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中,魏了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越台的秀丽景色,通过“越台雨壑”和“蓬莱镇越颜”的描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灵动与美丽。诗中“拄笏正当秦望岭”一句,体现了诗人身处高处的自豪感与对自然壮丽景观的敬畏。而“绕城总号会稽山”则表现了会稽山的雄伟与环绕城市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充满了清新的气息,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表达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越台雨壑压层巅:描绘了越台地区在雨后,山谷因雨水而显得更加雄伟,山巅层层叠叠,给人一种巍峨的感觉。
  2. 下有蓬莱镇越颜:以“蓬莱”比喻越颜镇的美丽,暗示这地方如同仙境一般。
  3. 拄笏正当秦望岭:诗人自信地站在秦望岭上,手握权杖,显示出他的身份和地位。
  4. 绕城总号会稽山:会稽山环绕着城市,构成了一个自然的屏障,展现了自然的壮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蓬莱用作美的象征。
  • 对仗:全诗有整齐的对仗结构,使得意境更加优美。
  • 夸张: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夸大了其壮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台:象征着美丽的自然风光。
  • 蓬莱:代表梦想与理想的地方。
  • 秦望岭:表达高远的志向与视野。
  • 会稽山: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A. 仙境
    B. 战争
    C. 城市

  2. “拄笏”指的是什么? A. 权杖
    B. 书本
    C. 食物

  3. 诗人描绘的自然景观主要是在哪个地方? A. 会稽
    B. 秦岭
    C. 越台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魏了翁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王维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宁静的意境,而魏了翁则在自然美的描绘中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自豪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步出夏门行四首 其一 观沧海 送妻弟魏生还里 戚将军赠宝剑歌 梦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登太白楼 朅来 其一 酬玉汝 其二 酬玉汝 其一 岁终呈一斋 其二 访徐沖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齲字旁的字 悠闲自在 穴宝盖的字 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篝灯呵冻 含红 岔曲儿 伯玉知非 执迷不悟 提手旁的字 希奇古怪 无是无非 聿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序客 远害全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