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4:24
送张淑归觐叔父
作者: 李端 〔唐代〕
日惨长亭暮,
天高大泽闲。
风中闻草木,
雪里见江山。
马向塞云去,
人随古道还。
阮家今夜乐,
应在竹林间。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张淑的情景。夕阳西下,长亭的景色显得黯淡,天高云淡,湖面宽广而空阔。风中传来草木的气息,雪中映现出江山的美丽。马儿朝着边塞的方向奔去,人们则沿着古道返回。阮家今夜的欢声笑语,想必是在竹林间响起。
阮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音乐家,代表了士人们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追求。他的家族在竹林间聚会,象征着士人的雅趣和对自然的向往。
李端,字子端,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名声以抒情见长,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端送别朋友张淑之际所作,表达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对离别时光的感伤,同时也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
李端的《送张淑归觐叔父》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全文意境深远,情景交融。诗的开头以“日惨长亭暮”描绘了夕阳西下时长亭的凄凉,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气氛,暗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接着“天高大泽闲”则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宁静,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人事纷扰,但自然的美景永恒不变。
“风中闻草木,雪里见江山”两句,富有感官的冲击力,前者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后者则描绘了冬天的清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四季的变迁与大自然的美丽,暗含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在结尾,“马向塞云去,人随古道还”,诗人用马和人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友人奔向远方的边塞,而自己则沿着古道静静返回,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情。
最后一句“阮家今夜乐,应在竹林间”,则引入了阮籍的典故,表明友人即将去的地方可能会有快乐的欢聚,给人以些许安慰与希望,既有对离别的伤感,又不乏生机与欢乐的期待。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与优美的自然描绘中,展现了李端的深厚诗艺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以及对离别的感伤与思念。同时,诗中引入阮籍的典故,传达了文人对自由快乐生活的追求。
诗中“日惨”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阮家今夜乐”提到的阮家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马向塞云去”意味着什么?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加注重表现友人前途的艰辛与对未来的期盼。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离别的苦楚,情感更加深沉,体现了家庭与兄弟情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