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与道者别

《与道者别》

时间: 2025-05-04 03:40:22

诗句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旧师唯有先生在,忍见门人掩泪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22

原文展示:

闻说沧溟今已浅,
何当白鹤更归来。
旧师唯有先生在,
忍见门人掩泪回。

白话文翻译:

听说大海的深度已经变浅,不知道什么时候白鹤还能再回来。旧日的老师只有您还在,怎忍心看到弟子们含泪而归。

注释:

  • 沧溟:指深海,沧海的意思。这里用作海洋的象征。
  • 白鹤:白鹤是一种象征长寿和高洁的鸟,这里引申为理想中的归宿。
  • 先生:指诗人所尊敬的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怀念和敬仰。
  • 门人:指诗人的弟子,表达了对老师的关心与不舍。

典故解析:

“白鹤”在古代文人中常被视为高洁和超脱的象征,常用来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旧师”很可能指的是自己曾经的老师,体现了对师长的尊敬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端,唐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李端面临告别的情境下写成,表达了对师长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诗歌鉴赏:

《与道者别》是一首充满感慨的离别诗,诗人通过对大海的描绘和对白鹤的想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冀。开头的“闻说沧溟今已浅”传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感,仿佛象征着曾经的丰盈已不复存在。接下来的“何当白鹤更归来”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眷恋,期待着理想和希望的再度回归。

在诗的尾声,诗人通过“旧师唯有先生在”表现出对师长的深情厚谊,然而看到“门人掩泪回”,又让人感受到离别的苦涩与不舍。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在柔和中透出一丝伤感,兼具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闻说沧溟今已浅”:听说大海的深度已经变浅,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何当白鹤更归来”:渴望白鹤的再度归来,象征着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 “旧师唯有先生在”:旧日的老师仍在,表达了对老师的珍视与感情。
    • “忍见门人掩泪回”:对弟子们的痛苦和不舍,体现了离别的沉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鹤”作为理想和追求的象征,与自然和人生哲理对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理想、师长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惆怅,展现了人们在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 沧溟:象征广阔的未知和深邃的历史,暗示人生的复杂与不可预测。
  • 白鹤:高洁与理想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先生:师长的象征,体现了知识传承与情感的纽带。
  • 门人:弟子的象征,代表着对师长的尊敬和感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理想和追求
    • B. 离别的痛苦
    • C. 自然的美
  2. 诗人对“旧师”的感情是?

    • A. 忘记
    • B. 尊重与怀念
    • C. 轻视
  3. 诗中提到的“沧溟”指的是?

    • A. 大海
    • B. 河流
    • C. 湖泊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端的《与道者别》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端更侧重于对师长的怀念,而王维则更注重对朋友的祝福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端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过樊城用刘清叔韵 自和山房十咏 满江红(用韵乌朔斋) 寿陈制垣 送制机丰德馨赴堂召二首 自和 送制机丰德馨赴堂召 其一 水龙吟 其二 和韵 水调歌头 其六 丁亥送方子南出蜀 沁园春·一种孤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包含治的成语 邑字旁的字 舒徐 包含面的词语有哪些 杀人不用刀 烦天恼地 损公肥私 包含展的成语 包含豹的成语 陋室空堂 香字旁的字 包含帙的词语有哪些 蚕箔 竹篆 牙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高山仰之 秉节持重 面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