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54
次韵答樊山四首 其三
作者: 王冕
山川今古在,伯业已寥寥。
野雾迷花径,秋烟隔市桥。
溪深新涨雨,江浊暗生潮。
自喜兹行好,翩翩远市嚣。
山川的景色在古今之间依然存在,而伯业(指著名的事业)已经变得稀少。
野外的雾霭迷漫了花径,秋天的烟雾隔断了通往市桥的视线。
溪水因新近的降雨而变得更深,江水因暗流而变得浑浊,潮水正在上涨。
我对此次的出行感到自得,心情轻快地远离了市井的喧嚣。
“伯业”出自古代,常指著名的事业或成就,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
王冕,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叔明,号白云山人。王冕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高逸的个性而闻名,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反映出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态度。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王冕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思考时期。诗中反映了他对过往历史的思索与对现实社会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王冕的《次韵答樊山四首 其三》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川河流的热爱与对人世浮华的淡泊。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以“山川今古在”引入,强调自然的恒久与人事的短暂,接着用“伯业已寥寥”表达对历史成就的感慨,似乎在惋惜历史人物的稀少与消逝。这一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引发了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野雾迷花径,秋烟隔市桥”,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环境中,既有自然的清新,又夹杂着一丝秋日的萧瑟。溪水因雨而涨,江水因潮而浑,反映了自然的变化无常,同时也暗示了世事的复杂与不可预测。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身的心态:“自喜兹行好,翩翩远市嚣”。在这纷扰的世间,诗人选择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哲思与深远的情感。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的心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王冕的“伯业”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杰出的人物或事业
C. 诗人的心情
D. 市井的喧嚣
“野雾迷花径”中,野雾给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
A. 清晰
B. 迷蒙
C. 喧闹
D. 寂静
诗中“翩翩远市嚣”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A. 对世俗的不满
B. 追求财富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历史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