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仁风

《仁风》

时间: 2025-05-03 14:53:21

诗句

仁风蔼区宇,圣道日月明。

膏泽育万汇,衣冠乐升平。

夷陵虽云僻,岂无王化并?

奈何洙泗流,不浃荆楚氓。

蛆惑祠奸操,声教若掩扃。

樊山老文学,执法开杳冥。

荡涤众陋习,魑魅不能撄。

巍巍鲁灵光,中天丽晶莹。

一变风俗美,再变礼乐兴。

允矣千载下,勋业昭汗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3:21

原文展示

仁风蔼区宇,圣道日月明。
膏泽育万汇,衣冠乐升平。
夷陵虽云僻,岂无王化并?
奈何洙泗流,不浃荆楚氓。
蛆惑祠奸操,声教若掩扃。
樊山老文学,执法开杳冥。
荡涤众陋习,魑魅不能撄。
巍巍鲁灵光,中天丽晶莹。
一变风俗美,再变礼乐兴。
允矣千载下,勋业昭汗青。

白话文翻译

仁风普照大地,圣道如日月般明亮。
恩泽滋养万物,衣冠的庄重让人乐于升平。
虽然夷陵偏僻,难道就没有王化的影响吗?
可惜洙泗的水流,不浇灌荆楚的百姓。
邪恶之事在庙堂作祟,声教的力量似被锁住。
樊山的老学者,执法以开启幽暗之境。
荡涤众多陋习,鬼魅也无法侵犯。
巍峨的鲁国灵光,宛如中天的晶莹。
风俗一旦改变美好,礼乐也必能兴起。
千载之后,功勋业绩昭示史册。

注释

  • 仁风:仁爱之风,指道德和善良的风气。
  • 区宇:广阔的天地。
  • 膏泽:恩泽,润泽万物的恩惠。
  • 夷陵:地名,表示偏僻之地。
  • 洙泗:指洙水和泗水,古代的河流,象征文化的传播。
  • 魑魅:指邪恶之物,形容陋习。
  • 巍巍鲁灵光:指鲁国的文化与智慧,寓意深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字叔明,号白石,浙江人。他的诗歌清新俊逸,尤以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著称,同时也关注社会政治问题。

创作背景

《仁风》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统治下的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理想的社会风尚,表达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以及对时弊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仁风》是一首反映社会道德与政治理想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仁风的广泛影响,强调道德与教育的重要性。开篇便以“仁风蔼区宇”引入,展现了仁爱之风普遍存在的理想状态。而后,诗人通过对比夷陵的偏僻与王化的缺失,表达了对乡土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关心,暗示即便是偏僻之地,仍需明理之风。

在承上启下的部分,诗人进一步指出社会的陋习与邪恶之事,批判声教被掩盖的现象,展现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然而,诗人并不消极,接着以樊山老文学的执法开启幽暗之境为例,强调教育与文化的重要性,期望以此荡涤众陋习,重现社会的光明。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强调风俗与礼乐的重建,预示着千年之后的辉煌历史。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社会的热切期望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仁风蔼区宇:仁爱之风弥漫在天地之间,象征道德和善良的普遍影响。
  2. 圣道日月明:圣人之道如日月般明亮,指道德教化的光辉。
  3. 膏泽育万汇:恩泽滋养万物,表达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4. 衣冠乐升平:衣冠整齐,表达对安定生活的享受。
  5. 夷陵虽云僻:即使偏僻之地,文化也能发扬光大。
  6. 奈何洙泗流:可惜洙泗的水流未能滋润到荆楚百姓。
  7. 蛆惑祠奸操:邪恶之事在祭祀中作祟,批判当时的社会风气。
  8. 声教若掩扃:声教的力量似乎被锁住,反映出教育的缺失。
  9. 樊山老文学: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指向教育的力量。
  10. 荡涤众陋习:希望通过文化教育消除社会陋习。
  11. 巍巍鲁灵光:鲁国的文化与智慧,如同璀璨的光辉。
  12. 一变风俗美:风俗的改变将是美好的开始。
  13. 允矣千载下:千年之后,功勋业绩将被铭记。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夷陵的偏僻与王化的缺失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运用排比增强诗句的节奏感和气势。
  • 比喻:将仁风比作日月,形象化地表达道德的光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强调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思考与批判,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仁风:代表道德、仁爱,象征社会的美好风尚。
  • 圣道:代表高尚的道德标准和教化。
  • 膏泽:代表恩泽、滋养,寓意对社会的关怀。
  • 魑魅:象征社会的陋习与邪恶,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仁风》中的“仁风”指的是什么?

    • A. 和风细雨
    • B. 道德与仁爱的风气
    • C. 社会的风俗
  2. 诗中提到的“夷陵”是指什么?

    • A. 一个国家
    • B. 一个地名
    • C. 一种文化
  3. 诗人对待现实的态度是?

    • A. 消极悲观
    • B. 积极向上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理想社会。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王冕的《仁风》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社会的关注,但前者更注重道德与文化的传播,后者则侧重于对国家动荡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王冕诗文赏析》
  • 《古诗词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其十一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己丑秋七月病中赋此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三 浣溪沙 中秋前夕闻湘捷 浣溪沙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半子之靠 包含歪的词语有哪些 枝枝节节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陈议 售汇 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安土重迁 依信 犬字旁的字 五里雾中 衣字旁的字 一无长物 片字旁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闭口不谈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