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3:30
题金禹瑞画松图
作者:王冕 〔元代〕
毕宏韦偃远莫追,画松得名今是谁?
黄岩太守夸绝倒,休宁县令争新奇。
苍髯铁甲风雷动,浮云散尽青天空。
只因曾看读碑图,至今多作营丘梦。
钱塘有道金隐君,风流不让今古人。
文章学古画师古,落笔政似营丘亲。
前年为我画松树,自然自有天真趣。
无人解识栋梁材,冷烟残雨空山暮。
于今颓然老矣夫,隔江不寄平安书。
不得与之倾酒壶,令人看画长嗟吁。
全诗翻译:
诗人感叹毕宏和韦偃的艺术成就,认为如今谁能与他们相比呢?黄岩的太守夸耀画技无双,休宁的县令却争着推崇新奇之作。画中的苍松如身披铁甲,似风雷般激动,浮云散去,天空清澈。诗人曾经看过碑帖,现在常常梦到营丘的景象。钱塘有位名叫金隐的人,风流才子不逊色于古人。诗人的文章学习古人,落笔便似营丘的亲切。前年他为我画了松树,自然透露出一股天真趣味。可惜无人能识别这一木材的栋梁之才,冷烟残雨中,空山的黄昏令人感慨。如今我已颓然老去,隔江却无法寄出平安的书信。无法与他一起共饮,把酒言欢,只能看着画作,长叹不已。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画家,字季友,号白石,浙江省人。他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尤以山水画和松树画最具代表性。王冕在艺术上追求自然、真诚的表达,独树一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王冕艺术创作的巅峰期。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古代画家技艺的钦佩,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反映出他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题金禹瑞画松图》展现了王冕对松树画作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古代画家技艺的崇敬。全诗以松树为中心,借助对画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首联以“毕宏韦偃”引出,显示出对古代名画家的追忆和自省。接下来的描写中,太守与县令的争奇斗艳,展现了当时艺术氛围的繁荣。
中间部分,诗人通过“苍髯铁甲风雷动”的生动描写,将松树的刚劲与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仿佛亲身感受到那种力量。浮云散尽后的青天空,象征着艺术创作中的清晰与明朗,诗人在此感受到了一种灵魂的升华。
最后几句则转入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艺术价值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王冕的“无人解识栋梁材”道出了自己在艺术道路上孤独的境遇,而“不得与之倾酒壶”则是对友人间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融合了对艺术的追求与对友情的怀念,展现出王冕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邃的人生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艺术与人生的感悟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艺术的敬仰与对友人深厚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画松”的古代画家是谁?
诗中的“苍髯铁甲”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人感叹自己“于今颓然老矣夫”,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王冕的诗更强调个人情感和对友谊的怀念,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哲理思考。两首诗都展示了诗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但从情感基调来看,王冕的作品更显得深沉而感伤。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了解王冕的生平、创作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