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5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59:30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四
作者:端木埰(清代)
嫩晴天色秋容靓,清光最宜晨起。
露宿滋苔,朝阳映树,空外蔚蓝无际。
疏林带水,爱收潦涵青,远烟凝紫。
画里溪山,数峰相对转苍翠。
潇斋时更静坐,有帘栊纳爽,图史祛睡。
老圃松凉,疏篱竹掩,人在黄华香里。
商猋到耳,又衣想装棉,扇悲藏笥。
珍重分阴,漫将春共拟。
在这个晴朗的秋天,天气格外美丽,晨光最适合起床。
露水滋润着青苔,朝阳映照着树木,天空一片蔚蓝,辽阔无垠。
稀疏的树林旁有水流,爱收集那湿润的青色,远处的烟雾凝聚成紫色。
画中溪水和山峰,有几座山峰相互对峙,变得更加苍翠。
在潇洒的斋房里更加静坐,帘子轻轻迎风,图书驱散了困意。
老园的松树凉爽,稀疏的篱笆竹子遮掩,人在黄花的香气中。
耳边传来商音,又想到衣服需要加棉,扇子悲伤地藏在箱子里。
珍惜这阴凉,漫无边际地将春天共同规划。
作者介绍:端木埰,清代诗人,其诗风清丽、自然,善于描绘山水田园之美,常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古典诗词的盛期,作者在秋天的晨光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深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清晰明了的意象描绘了秋天晨光下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描述了晴朗的天气,清晨的光线正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露水、朝阳、青苔和蔚蓝的天空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生动的秋日图景。特别是“疏林带水”一句,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和谐美,给人以静谧之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内心的感受,描绘了一个人在“潇斋”中静坐的情景,体现了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最后,提及“商猋到耳”,暗示着生活的平淡与乐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时光的珍惜,带给人们一种和谐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人生哲理,即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诗词测试:
这首诗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商猋”代表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乐器的声音
C. 一种天气现象
D. 一种颜色
诗人对“晨光”的态度是:
A. 讨厌
B. 期待
C. 无所谓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