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09
蔡州风雪昆仑月,奇功半由昏夜。
闲道衔枚,乘虚破竹,旂鼓真从天下。
纵横阵马,剩百骑穿营,锦帆兴霸。
力洗妖腥,大河奔浪势倾泻。
东南数年格斗,劫灰犹未净,搔首嗟讶。
白骨云屯,黄金土掷,安得江山清暇。
公真健者,使十万么么,望尘惊怕。
特将纷纷,战勋谁继也。
在蔡州的风雪中,昆仑山下的月光照耀着,
许多奇功大多在昏暗的夜晚中完成。
闲聊中提到衔枚的骑士,乘虚而入,像破竹般势如破竹,
旌旗和鼓声真是来自天下。
纵横交错的马阵,剩下的百骑穿过敌营,锦帆扬起霸气。
奋力洗净妖邪,像大河奔腾而下,势不可挡。
东南数年的搏斗,劫后的灰烬依然未能清理,令人叹息不已。
白骨如云聚集,黄金被抛弃,怎能让江山恢复安宁?
公真是强者,让十万兵马望尘而惊怕。
纷繁的战事,谁能继承这份功勋呢?
黄燮清(1811-1861),清代诗人、政治家,因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而闻名。他的诗风豪放激昂,常以抒发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为主题。
此诗作于咸丰甲寅年(1854年),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时期,黄燮清在这一背景下创作,表达了对战乱的深入思考与对英雄人物的渴望。
《齐天乐 题龙岩临清杀贼图》是一首充满战斗激情与历史感的古诗。诗中描绘了在风雪交加的蔡州,英雄们在黑暗中施展奇功,奋勇杀敌的场景。以“蔡州风雪昆仑月”开篇,设定了悲壮的背景,暗示着战斗的艰难与复杂,昆仑月则象征着希望与光明。在描述战斗时,诗人采用了“闲道衔枚,乘虚破竹”的形象,生动展现了骑兵的迅速与果敢。
接着,诗中“力洗妖腥,大河奔浪势倾泻”更是充满了气势,展示了对邪恶力量的强烈反抗与压制,仿佛大河奔流,势不可挡。此时,诗人转而反思战争的惨烈,提到“白骨云屯,黄金土掷”,深刻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悲剧与损失,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英雄的豪情与战场的残酷,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与渴望。通过对战争的深刻描绘,诗人呼唤出一种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令人感慨与思考。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战争与英雄,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战斗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英雄的呼唤。
以下哪一句描绘了战斗的英雄气概?
A) 东南数年格斗
B) 笑谈衔枚
C) 余生不满
D) 锦帆兴霸
“白骨云屯”中“白骨”象征什么?
A) 胜利的象征
B) 战争的惨烈
C) 和平的希望
D) 英雄的灵魂
诗中提到的“昆仑月”象征什么?
A) 黑暗
B) 光明与希望
C) 战斗
D) 绝望
以上内容可供学习与研究《齐天乐 题龙岩临清杀贼图》的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