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8:51
醉桃源(大石调)
作者: 张先 〔宋代〕
落花浮水树临池。
年前心眼期。
见来无事去还思。
如今花又飞。
浅螺黛,淡胭脂。
开花取次宜。
隔帘灯影闭门时。
此情风月知。
落花漂浮在水面,树影映在池边。
去年曾有心中的期盼。
见到来的人无所事事,离去时又让我思念。
如今花瓣再次随风飘飞。
浅色的螺壳和淡色的胭脂。
开花的时候正合适。
隔着帘子,灯影摇曳,闭门静坐时。
这种情感,只有风月知晓。
作者介绍:张先,字公权,号天池,宋代词人,生于北宋时期,以词作著称,风格婉约,情感细腻,常写离愁别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张先的晚年,正值他情感经历较为丰富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感慨。
《醉桃源》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出作者对往昔美好情感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感悟。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传达了对春天花开的期盼与对失去的感伤。开头的“落花浮水”意象,既有春天的美丽,又透出一种萧瑟的忧伤。接着,诗人回忆起去年的心情,表现出对某种情感的追寻与渴望,似乎在表达对某位特定人物的思念。
中间部分的“浅螺黛,淡胭脂”则通过色彩的对比,表达出一种朦胧而细腻的美感,仿佛在描绘一个女子的柔美与温婉。最后的“此情风月知”深刻地指出,虽然人世间的情感复杂难言,但自然的风月却能领会这份情感的深邃与细腻,留下了让人深思的余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落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美好事物的消逝
C. 人生的希望
D. 繁华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浅螺黛,淡胭脂”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哀伤
B. 温柔的美感
C. 激烈的情感
D. 生活的琐碎
“此情风月知”中的“风月”指代什么?
A. 人
B. 自然
C. 过去
D. 未来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张先的《醉桃源》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对爱情的渴望与悲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宋词的婉约风格与深邃的情感。